@article{Schroeter, author = {Schr{\"o}ter, Welf}, title = {Auf dem Weg zum >mitbestimmten Algorithmus<. Warum der Begriff >KI< nicht als >k{\"u}nstliche< sondern nur als >kleine< oder >keine Intelligenz< ausgeschrieben werden sollte. Eine kleine nachdenkliche Polemik}, series = {Latenz - Journal f{\"u}r Philosophie und Gesellschaft, Vol. 4: Der k{\"u}nstliche Mensch, M{\"o}ssingen (Talheimer Verlag) 2010, pp. 109-116.}, journal = {Latenz - Journal f{\"u}r Philosophie und Gesellschaft, Vol. 4: Der k{\"u}nstliche Mensch, M{\"o}ssingen (Talheimer Verlag) 2010, pp. 109-116.}, language = {de} } @misc{OPUS4-36187, title = {Latenz - Journal f{\"u}r Philosophie und Gesellschaft, Arbeit und Technik, Kunst und Kultur, ed. by Irene Scherer and Welf Schr{\"o}ter, Vol. 4: Der k{\"u}nstliche Mensch, M{\"o}ssingen (Talheimer Verlag) 2019.}, editor = {Scherer, Irene and Schr{\"o}ter, Welf}, language = {de} } @article{Schroeder, author = {Schr{\"o}der, Lothar}, title = {Menschenbilder, Visionen, Normen. Orientierungen f{\"u}r >Gute Arbeit mit KI<}, series = {Latenz - Journal f{\"u}r Philosophie und Gesellschaft, Vol. 4: Der k{\"u}nstliche Mensch, M{\"o}ssingen (Talheimer Verlag) 2010, pp. 53-64.}, journal = {Latenz - Journal f{\"u}r Philosophie und Gesellschaft, Vol. 4: Der k{\"u}nstliche Mensch, M{\"o}ssingen (Talheimer Verlag) 2010, pp. 53-64.}, language = {de} } @article{Schlemm, author = {Schlemm, Annette}, title = {Das Leben k{\"u}nstlich oder menschlich machen?}, series = {Latenz - Journal f{\"u}r Philosophie und Gesellschaft, Vol. 4: Der k{\"u}nstliche Mensch, M{\"o}ssingen (Talheimer Verlag) 2010, pp. 39-52,}, journal = {Latenz - Journal f{\"u}r Philosophie und Gesellschaft, Vol. 4: Der k{\"u}nstliche Mensch, M{\"o}ssingen (Talheimer Verlag) 2010, pp. 39-52,}, language = {de} } @misc{Gu, author = {Gu, Hongyan}, title =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Fromm's Idea of Aestheticizing Existence [弗洛姆审美化生存思想的当代意义], Master thesis, Aesthetic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China 2019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 思想家和社会学家, 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综合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学说并建立了审美化生存理论, 从人性角度出发, 透过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表象, 在哲学范畴内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的现象, 揭示了异化现象的形成原因, 并积极探索理想化生存社会的建构。弗洛姆审美化生存理论对现时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深化>以人为本<原则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弗洛姆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及现实背景。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和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说对弗洛姆的影响很大, 个人的经历和时代的变迁使他积极地从哲学理论中寻找答案。弗洛姆通过对人的生存困境和社会的现实处境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生存危机的批判, 这也是弗洛姆生存思想的现实背景。第二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弗洛姆审美化生存思想的建构。以人性为起点, 首先分析了弗洛姆的人性生存论, 积极探索实现审美化生存的基础——生产性人格, 鼓励重生存的生活方式, 并提出理想社会模式的建构。弗洛姆认为只有通过从内到外地全面改革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创建生产性人格, 建构审美化生存社会。第三部分介绍对弗洛姆审美化生存思想的评价。首先从人性理论和异化理论分析了审美化生存思想的空想性。其次分析了审美化生存思想的理论意义。弗洛姆审美化生存思想创建了资本主义批判的新维度, 并促进对人精神分析的新视角。最后介绍弗洛姆审美化生存思想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可以深化对>以人为本<原则的认识, 并积极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弗洛姆审美化生存思想丰富和扩展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弗洛姆思想的形成受其生活时代的影响, 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不彻底的, 在不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全面改革也是改良式的。因此我们必须用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审美化理论, 积极地探索和解决我们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遇到的挑战。}, language = {zh} } @misc{Dahmen, author = {Dahmen, Marius}, title = {The Ambivalence of Emancipation Psychoanalysis between Functional Integration and Dialectical Negativity in US Sociological Theories, post-WWII. Dissertation zur Erlangung des Grades eines Doktors der Philosophie am Fachbereich Politik- und Sozialwissenschaften der Freien Universit{\"a}t Berlin 2019, 312 pp.}, language = {en} } @misc{Dai, author = {Dai, Xiofeng}, title = {On the Predicaments and Salvation of Modern People in >Never Let Me Go< from Fromm's Humanistic Perspective [弗洛姆人本主义视角下《别让我走》中现代人的困境和救赎探析], Master thesi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2019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别让我走》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石黑一雄的第五部小说,讲述了克隆人从出生、上学、工作到>自愿<走向手术台献出生命的故事。小说本身是人类真实生活的寓言,克隆人可以说是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现代人的化身。石黑一雄以克隆人的生活状态和群体命运作为隐喻,探寻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本文采用埃里希·弗洛姆>人的异化<、>逃避自由机制<、>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等理论观点,分析了现代人生存困境的现象、原因,并且提出了积极面对困境之道,以期对人们重新认识自我价值、更好的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本文从两个层面指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现代人身体上被监视、被孤立;精神上异化、迷。其次,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生存困境产生的原因,其中涉及异化和爱的缺失如何导致现代人的孤独与迷茫,>社会过滤器<如何筛选有益于社会稳定的思想因子进而使其成为>社会无意识<,以及>社会性格<如何代替个人做出有利于集体的决定。最后本文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提出可能的解决之道:一方面,现代人应该通过进行激烈的社会变革从而获取自治权和直接管理权,获得身体上的自由;另一方面通过爱的教育以及从事生产性的活动使得现代人重获精神上的自由。通过对《别让我走》中克隆群体悲剧的解析,本文探索了现代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境,具有现实意义:帮助现代人正视科技大爆发所带来的问题,找到走出困境、获得精神上救赎的方法。}, language = {zh} } @misc{Fu, author = {Fu, Ziping}, title = {The Trap of Freedom: An Interpretation of >Revolutionary 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omm's Freedom [自由的陷阱:从弗洛姆自由观视角解读《革命之路》], Master thesis,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nglish Literatur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China 2019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理查德·耶茨作为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长期被忽略的的伟大作家之一,其作品的时代意义和独特思考发人深省。耶茨最为经典的的处女作《革命之路》,在1961年出版当年就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之后更是凭借电影版的获奖使得耶茨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革命之路》不仅冷酷地展现了自然主义者悲观宿命论式的世界观,而且用最真实的笔触揭露现世人类的生存和选择困境。文中主人公们在愈加强烈渴望独立与自由的同时,不得不在孤独失意的漩涡中面对丧失自由的不幸。而同时期的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提出的自由理论是对同一历史阶段此问题的研究和反思。弗洛姆指出现代社会人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极易陷入消极自由的陷阱,从而导致脱离了真正的积极自由。目前关于《革命之路》的研究大多通过叙述技巧、女性主义和现代主义来分析人物和主旨,本论文运用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的自由理论为《革命之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分析悲剧成因和解决自由困境的理论方法。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家和《革命之路》,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理论、研究意义和研究结构。第一章分析了有关理查德·耶茨和《革命之路》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同时概述弗洛姆自由理论的主要观点,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论述了《革命之路》中不同人物陷入自由陷阱的过程,以及他们在消极自由的影响下呈现的痛苦处境。第三章结合弗洛姆自由观分析了《革命之路》中人物陷入自由陷阱的原因,即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家庭等因素都诱导着主人公们追求消极自由。第四章分析了解决自由困境的不同方式。主人公们尝试采取心理逃避机制来摆脱消极自由的痛苦,但是最终都以完全失去自由而告终,进而揭示了真正的积极自由需要爱和创造性的活动。本文的结论部分对《革命之路》所反映的自由陷阱进行总结。《革命之路》中人物所追求的自由实则是自由陷阱下的消极自由,而只有追求积极自由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language = {zh} } @misc{Chen, author = {Chen, Yanhong}, title = {Modern Man's Predicament and Salvation - Thematic Research on >Mr. Sammler's Planet< [现代人的困境与救赎 - 《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的主题研究], Master thesi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2019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索尔·贝娄是20世纪美国犹太裔作家,曾获得普利策奖、诺贝尔文学奖以及美国国家图书奖,被视为海明威与福克纳之后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贝娄作品运用独特的叙述手法表达对社会堕落的强烈批评,传达他对人类生存状态以及个体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赛姆勒先生的行星》是贝娄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贝娄转折期的一部重要作品,1969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主人公赛姆勒先生在纽约三天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再现了美国60年代社会的真实特征与状况。如同大多数现代人,赛姆勒先生与其他小说人物遭受了巨大的生存困境,但最终走出了困境。本文结合艾瑞克·弗洛姆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美国60年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了现代社会里现代人的内在精神困境、外在生存困境以及实现救赎的途径,阐释了贝娄对现代人的人文关怀及其生存状态的严肃思考。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引言、主体、结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索尔·贝娄及其作品,国内外《赛姆先生的行星》的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理论框架和结构安排。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分析了赛姆勒先生对异化与疏离的无奈、遭遇疯癫时的不安以及道德堕落时的焦虑,由此探讨了现代人的内在精神困境。第二章分析了赛姆勒先生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遭遇的犯罪与暴力威胁以及人际关系异化与不和谐,由此探讨了现代人的外在生存困境。第三章分析了赛姆勒先生重获内心安抚与身份意识,给予青年一代爱与责任以及与喧嚣世界的和解,由此探讨了现代人的救赎之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即:作为现代人的代表,赛姆勒先生在遭遇内在心理困境与外在生存困境时努力寻找出路,最终走出困境,表明了现代人应该以积极与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与未来,表达了贝娄对现代人及其生存境遇的人文关怀。}, language = {zh} } @article{Xiao, author = {Xiao, Yuheng}, title = {{\"U}ber Fromms Freiheitsidial [浅谈弗洛姆的自由理想]}, series = {Shanxi Youth [山西青年], No. 19 (2019)..}, journal = {Shanxi Youth [山西青年], No. 19 (2019)..}, abstract = {对西方人文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仍然是当前哲学界的热点和焦点。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埃里希•弗洛姆从人格结构和社会心理机制的角度批判了现代人的自由困境。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的同时,也为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20世纪人类文化的演变提供了典型的范例。本文从弗洛姆精神分析的心理学角度分析弗洛姆人本主义自由思想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把握,以及对于自由产生孤立的两种选择。弗洛姆的自由主义思想建立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基础之上,是马克思人本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它所倡导的积极自由的思想对当今社会有着非常深刻的借鉴。}, language = {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