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Yerushalmi, author = {Yerushalmi, Hanoch}, title = {Influences on patients' developing mentalization}, series = {International Forum of Psychoanalysis, Vol. 27 (No. 3, 2018), pp. 157-165.}, journal = {International Forum of Psychoanalysis, Vol. 27 (No. 3, 2018), pp. 157-165.}, abstract = {Analytic therapy enables patients to relive and repair failures to promote their mentalization by parental figures. However, therapists also fail temporarily to provide the patients with a growth-promoting environment when their patterns of reflexivity on the patients' experience are undermined. These temporary failures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rapists to access unformulated knowledge about their patients' experiences and enrich their reflexivity on them, and for the patients to promote their ability to hold themselves in their own minds.}, language = {en} } @article{Yerushalmi, author = {Yerushalmi, Hanoch}, title = {On patients' unique self-knowledge}, series = {International Forum of Psychoanalysis, Vol. 27 (No. 4, 2018), pp. 229-240.}, journal = {International Forum of Psychoanalysis, Vol. 27 (No. 4, 2018), pp. 229-240.}, abstract = {Patients contribute to analytic endeavors through a knowledge of their own unique ways of organizing their experience, of building an intersubjective space with significant others, of the type of life that they consider worth living, and primarily of their specific passions and yearnings. The more that therapists allow the patients' unique self-knowledge to influence their therapeutic perceptions and decisions, the further they will advance patients' status as co-experts working together with the therapist to create and formulate new, richer knowledge. In the present article, it is suggested that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why patients' self-knowledge is excluded from the therapeutic dialogue is that the persuasive power of the therapists' rich and deep knowledge challenges the patients' self-authority. Through an illustrative vignette, therapists are recommended to use a metacommunication intervention to restore the balance that has been undermined between the therapist's authority and the patient's self-authority.}, language = {en} } @misc{Wang, author = {Wang, Dong}, title = {Research on Alienation of Educa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 [中国现阶段教育异化问题研究], Master thesis, Master of Education,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China 2018.}, abstract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其中,被大家广泛讨论的问题之一就是教育异化问题。教育异化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它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不能忽视。因此,探寻教育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寻找切实可行地解决教育异化问题的对策办法是研究教育异化问题的关键。本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中对教育异化这一问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通过对异化观点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梳理,提出教育异化的本质与内涵。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弗洛姆以及马克思的异化观点,通过总结他们的异化观点分析教育异化的概念、内涵和本质。第三部分,分析了在我国现阶段教育异化问题的表现。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结果、教育者、受教育者等方面存在的的异化表现。第四部分,分析了产生教育异化的原因。在这一部分主要从社会、教育自身以及人自身发展三个层面分析产生教育异化现象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对教育异化的扬弃。在总结第四部分教育异化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解决教育异化问题的可能性,然后从改革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教育体制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三个角度分析解决教育异化问题的方法。本文的主要结论主要包括三点:首先,本文对教育异化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教育异化是指由于固有矛盾的存在,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分裂出与自身相对立并制约着自身发展的外在力量,出现教育培养人全面发展的目的与教育取得的结果相对立的社会现象。其次,对产生教育异化的原因主要从社会原因、教育体制存在的原因以及人自身发展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扬弃教育异化方面,再一次强调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将教育目标回归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从改革教育相关的社会环境、完善教育体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方面对教育异化问题进行扬弃。总之,本人希望通过对教育异化问题的研究丰富教育异化理论,并对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language = {zh} } @misc{Wang, author = {Wang, Ruichang}, title = {Crisis and Redemption - Urban Space Research in Albee's Drama [危机与救赎 -阿尔比戏剧中的城市空间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2018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爱德华•阿尔比三次斩获普利策最佳戏剧奖,两次托尼最佳戏剧奖,被认为是继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姆斯、阿瑟•米勒之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阿尔比的创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正逢美国社会转型期,政治格局风云诡变——麦卡锡主义肆虐,城市急剧扩张——社会矛盾突出,经济发展过热——消费主义观念盛行,各类社会危机凸显,民众深受同时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享乐主义思想影响,沉浸在虚幻的>美国梦<泡影中。阿尔比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创新性地将大量的城市意象融入到了作品之中,借城市景观展现人物情感,通过空间媒介表现戏剧冲突,力求实现对于城市生活场景的高度还原,客观地展现都市人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论文从阿尔比作品中大量的城市意象着手,研究独特的城市空间体系对于民众实现自我救赎、重构社会关系、化解城市危机等问题的重要作用。笔者根据阿尔比不同作品中的城市形象特征和主题,从城市空间的视角构建论文框架,分别从>边缘<城市、>拟像<城市、>镜像<城市和>理性<城市四个方面讨论剧中人物在城市空间的生存状态和剧作家城市表征的具体手法,探讨剧作家通过14部戏剧所传达出的对现代城市危机的担忧和拯救城市的愿望。绪论部分对于阿尔比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创作风格、作品特点进行了归纳,对于城市空间理论进行了梳理,对阿尔比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综述,对论文的框架进行了阐释。本研究结合亨利•列斐伏尔与爱德华•索亚的空间理论,辅之以大卫•哈维、齐美尔、凯文•林奇等人的城市理论,以及拉康的镜像理论与弗洛姆的异化理论,探讨了阿尔比作品中的角色与个人空间、家庭空间、社会空间之间复杂的对抗模式,揭示了城市生活中的种种危机,还原了阿尔比本人、以及剧中人物实现自我救赎、家庭救赎和社会救赎的心路历程。第一章>边缘<城市主要以阿尔比的4部戏剧为核心,从分析戏剧人物的生存状态入手,探讨这些群体在城市空间被挤压的边缘处境。论文首先从挖掘历史背景入手,探讨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对城市发展和城市人生活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城市暴动和70年代初的全球经济衰退,给美国社会带来了重重危机。本章分别从家庭危机、社会危机、种族危机、自然危机的角度对阿尔比的4部作品进行分析。《沙箱》中现代人伦理缺失,使得家庭危机凸显。年事已高的姥姥被安排在家中的炉子下面居住,没有自由的个人空间,死时只有沙箱般大小的地方可以容纳自己,女儿与女婿对于她几乎疯狂的虐待是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家庭观念淡薄,家庭成员互相割裂的体现。《贝西之死》中女歌手贝西因车祸被紧急送往医院,但因为其黑人身份被医院拒绝在外,最后惨死于院外。该剧再现了黑人群体在日常生活之中遭遇的不公正对待,突出了他们的无助与无望之感,也反映美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种族危机四伏的现状。《美国梦》中大量社团组织的出现未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新晋的会长竟然公开允许人口买卖,鼓励遗弃年迈的老人。该剧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价值观扭曲、社会秩序混乱,进而引发社会危机蔓延的事实。《山羊》中看似光鲜靓丽的>世界之城<的计划背后,是对于传统自然平衡的破坏和人的丑陋欲望的真实揭露。主人公马丁疏离妻子,移情于山羊,不但毁灭了家庭,还是对自然规律与法则的挑战,从而引发了自然危机。在一幅幅动态的城市生活画面中,所有的危机都被具象化,成为了展示人物形象、推动戏剧情节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对于具体生活空间进行还原,利用边缘化人物的塑造,凸显危机的严重,阿尔比成功将其经历的危机四伏的城市空间还原到了舞台之上,为其作品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二章通过对阿尔比3部戏剧作品的分析,探讨了剧作家如何通过>拟像<模式,创设戏剧场景,向观众展示人、物、事件、场景背后的潜在联系。阿尔比凭借戏剧艺术手段有力地表达城市危机之主题,在《微妙的平衡》中,阿尔比借助舞台结构空间模拟了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画面,以房间为媒介,通过空间力量对抗和博弈,实现了对主要人物内心世界的揭露,展示了人际关系的异化和生存危机。《海景》中大片的沙丘和海滩从表面来看是对于自然环境的另一种重构,但随着大海中一对会说话的蜥蜴的出现,自然环境已悄然演化成社会空间的一个模拟体,在与人类的互动过程中,让人类感悟到人对自然的入侵,进而导致了对自然空间的破坏,形成了现代生态危机。在《迪比克来的女士》中,通过对于>死亡场景<的模拟,阿尔比从全新的角度对于普通中产阶级人群的生活场景进行了再现,>死亡天使<的到来激起了主人公对于未知状态的恐惧,揭示了中产阶级日益焦虑的精神危机。在这3部作品中,>拟像<城市对于城市场景进行了创新性的还原,通过戏剧结构空间的展现、自然空间的加入、生活空间的融合以及异质空间的冲突,阿尔比全方位呈现了主要角色在面对陌生环境的心理转变,以及各个角色在日常生活中的隔离状态,再现了多重的城市危机。第三章>镜像<城市中,笔者借助于拉康的>镜像<理论来分析阿尔比用以确证自我身份的>他者<形象和>他者<场景,探讨阿尔比如何通过戏剧场景建构、戏剧人物塑造实现从>将镜子中的自我完全等同于自我<的镜像阶段到>将镜中的自我同自我完全分开<的后镜像阶段的过渡。阿尔比本人在这一过程中找回了真实的自我,实现了个人的救赎。《婴儿游戏》中,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的婴儿象征了阿尔比本人,也再现了他在刚出生时被收养的经历,伊甸园式的布景和在台上奔跑的裸体儿童等>他者<场景有效地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架起了桥梁,实现了对于阿尔比童年记忆>空白<状态的再现,也折射出其由于被遗弃所经历的自我意识的缺失。《碎片》中,八位连名字都没有的角色在舞台上分享了各式各样的故事,这些>他者<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阿尔比真实、细碎的生活经历,也以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阿尔比在生活中做出的诸多选择,这正体现了剧作家本人利用>他者<的叙述来不断充实自我身份的重要阶段。《三个高个子女人》中,阿尔比将母亲以>他者<形象进行展示,让她和青年时期的自己、中年时期的自己以及阿尔比本人的化身在同一个房间相遇。他们超越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对话,也再现了母亲眼中的阿尔比,实现了阿尔比自我身份的重新建构。在>镜像<城市中,阿尔比塑造了位于真实与想象之间的城市空间,将>他者<形象和场景融入到了戏剧舞台之上,突出了其本人对于自我身份的反思。通过有意识地将个人角色置入戏剧情境、生活经历融入戏剧情节,阿尔比成功与真实的生活空间融为一体,他在完成关于自我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身份认同之余也实现了个人意义上的救赎。第四章>理性<城市以阿尔比的4部作品为核心,集中呈现了异化的个人空间、家庭空间、社会空间,还原了位于异化空间的主要角色从迷茫到顿悟、从分裂到统一、从隔离到沟通的心路历程。《三臂人》中,三臂人>厌倦享乐<,依靠>第三只手臂<外出演讲获得金钱,他将自已封闭于狭隘的、异化的个人空间之中,拒绝与外界沟通,分裂出的第三只手臂象征了他迷茫与割裂的生活状态。《谁?》中的玛莎希望丈夫乔治继承她父亲校长的职位,不惜羞辱乔治无能,使得夫妻关系紧张,反映出权力欲望所导致的人际关系异化。乔治和玛莎在和来宾进行游戏的同时,依靠幻想的家庭空间逃避现实,捏造了根本不存在的孩子,追逐利益,正反映了中产阶级精神危机。《在家在动物园》中的>动物园<正是整个异化的社会空间的象征,主人公彼得来自中产阶级上层社会,他用>理智而非感情来处理日常或工作事物<。彼得与妻子安娜貌合神离,与流浪汉杰瑞格格不入,这是对异化主题的最好诠释。《欲望花园》中的詹妮在图丝太太租借的房屋中出卖身体挣取金钱,与丈夫理查在装修豪华的家中心安理得地挥霍着她的>劳动成果<。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与社区里的其他家庭相互隐瞒幕后丑陋的性交易,用精心打理的>花园<来隐藏自己的犯罪行为,为了金钱而牺牲自尊和道德,从个人、家庭到社会空间层面折射出一个严重异化的时代。事实上,>危机与救赎<主题一直贯穿于阿尔比的戏剧之中,例如在《三个高个子女人》中,剧作者既通过三个不同年龄段女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影射现实生活中阿尔比与继母关系的危机,同时又表现出剧作者希望与母亲和解,弥补对母亲造成的伤害,从而达到心灵上救赎的愿望。这种>危机与救赎<的主题在第四章所讨论的作品中更显突出。>三臂人<在第三只手臂从消失到再出现的过程之中逐渐顿悟,恢复了理性,重新融入了周围的社会,完成了个人身份的认知与重拾,达到了自我的救赎;乔治通过杀死幻想中的婴儿将玛莎从虚幻带入现实,从而拯救了濒临破碎的家庭。《在家在动物园》中杰瑞冲向了彼得举起的匕首,跨越与彼得的>精神栅栏<,以死亡为代价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目的是拯救冷漠无情的异化社会。《欲望花园》中的杰克,借助于重生,以换来全社会的道德良知。显见,在阿尔比作品中,>危机与救赎<主题始终相连,在某种意义上,相互依存,共同推进了戏剧情节的发展,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社会忧患意识。阿尔比以在边缘城市空间中生存的边缘化人物形象展示了人物的生存困境,用戏剧舞台结构空间模拟了真实的城市生活场景,揭露了工业文明危机的迷雾之中,城市的家庭、种族、社会、自然危机,体现了中产阶级群体在城市中遭遇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困惑。在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危机之时,在遭遇创作瓶颈的困境之下,阿尔比在戏剧作品中巧妙加入了>他者<场景、>他者<身份,再现了>他者<眼中的自我形象,并树立了明确的自我意识,在完成身份重拾的过程中也以更为经典的作品回应了大众的质疑,实现了个人意义上的救赎;与此同时,剧作中的主要角色通过游戏、暴力冲突、>戏中戏<等呈现方式打破了自我隔绝的异化状态,他们在重拾个人身份、定位家庭位置、融入社会关系的动态过程中,完成了真实、理性的生活状态的回归,也实现了个人、家庭、社会以及灵魂层面的救赎,展现了阿尔比通过戏剧创作来改变现实的良好愿景。阿尔比通过城市书写和戏剧呈现,不仅为剧中人物突破精神桎梏、定位个人身份、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为当今生活在繁忙都市中的每个人提供了精神食粮。}, language = {zh} } @misc{Wang, author = {Wang, Shanshan}, title = {On Fromm's Reinterpretation of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论弗洛姆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释], Master thesis, Marxist Philosoph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China 2018.}, abstract = {19世纪中叶,新的世界观与历史观——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得以形成。一般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唯物史观初步表述的萌芽,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则一般被学界公认为是唯物史观第一次完整表述。但遗憾的是《提纲》与《形态》在当时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公开出版,唯物史观是通过《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公诸于世。所以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哲学的贫困》与《共产党宣言》看作是唯物史观的完成与总结,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则被视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起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将这一科学的>历史观<称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后来恩格斯正式称它为>历史唯物主义<。①由于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表述大多是描述式的、非系统性的,恩格斯晚年依然在对历史唯物主义作系统的整理、总结与阐释。这样,就给学术史上有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留下很多有待探索的问题。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从而造成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各种各样的争论与阐释。本论文力图依托历史语境和文本语境,勾勒出历史唯物主义经典建构的线索及其留下的问题,进而通过分析后世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工作,溯本清源,辨析正误,考究得失。通过分析哈贝马斯、莱尔因、广松涉、实践唯物主义等国内外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一方面他们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做了有意义的拓展,尤其注重强调人的能动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是另起炉灶,偏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且始终没有论述清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内在转换机制。而往往被学术史所忽视的一位弗洛伊德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释则具有一种深化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启迪价值。弗洛姆除了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解作以辩护与澄清外,还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结合起来,提出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理论作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连接纽带,阐明了两者之间内在的转换机制,即经济基础如何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如何决定社会意识,打通了个人微观心理领域与社会宏观的经济领域,这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深化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同时,我们也应一分为二地看到弗洛姆重释理论的很多不足,比如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很多思想作了人本主义式的解读,这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反对。本文将对此一一展开论述,探究弗洛姆对历史唯物主义重释的价值与得失。}, language = {zh} } @article{Wang, author = {Wang, Shuyi}, title = {Fromm's Theory of Freedom [弗洛姆的自由理论]}, series = {Modern Communication [现代交际], No. 15 (2018), pp. 228-229.}, journal = {Modern Communication [现代交际], No. 15 (2018), pp. 228-229.}, abstract = {《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的社会结构之上,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现代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并对自由的概念进行思考。通过对个人精神的变化、社会的整体样貌及社会存在问题的考察,展现了存在不同社会条件下自由概念的差异性。工业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推翻原有传统社会的同时,为人们带来了自由选择的余地。但与之伴随的却是难以忍受的孤独感。面对孤独,弗洛姆提出了人们通过逃避机制来摆脱孤独感。然而这种方法却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要弄清楚的问题是:什么是自由,如何逃避自由以及如何获得自由。}, language = {zh} } @book{Wehr, author = {Wehr, Helmut}, title = {Liebe zum Leben heute. Dimensionen einer humanistischen P{\"a}dagogik (= Schriften zur P{\"a}dagogischen Theorie, Band 15), Hamburg (Verlag Dr. Kovac), 2018, 205 pp.}, language = {de} } @article{WeiZhou, author = {Wei, Songyan and Zhou, Min}, title = {The Flanki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ld Autumn Moon Tragedy 冷秋月悲剧的弗洛姆式解读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series = {Masterpieces Review 名作欣赏 , No. 2 (2018), pp. 140-141.}, journal = {Masterpieces Review 名作欣赏 , No. 2 (2018), pp. 140-141.}, abstract = {陈忠实20世纪90年代所著的《白鹿原》是他历时六年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的问世,不仅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反响,同时也成为众多文学评论家持续关注的焦点。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多个悲剧女性形象,冷秋月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文论入手,来解读文中冷秋月走向悲剧的必然性:她是死于社会无意识所带来的社会压抑。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即社会无意识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性格、命运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language = {zh} } @misc{Tong, author = {Tong, Chenchuan}, title = {A Study of the Theme of Salvation in Tennessee Williams' Plays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救赎主题研究], Master thesi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China 2018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剧作家之一,其剧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兴趣。然而,我国对田纳西•威廉斯剧作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仅有少量的专著问世。多数国内外批评家和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剧作中研究的主题。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篇论文致力于探索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救赎<这一主题。>救赎<这一主题不仅是对田纳西•威廉斯以同性身份为代表的精神危机的回应,也是对1950年至1960年间,麦卡锡主义至文化运动这一动荡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深度回应。本篇论文在探讨>救赎<这一主题时,选取了田纳西•威廉斯的五部剧作:《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琴神下凡》、以及《蜥蜴之夜》。这五部戏剧见证了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辉煌开端以及落寞退场。本篇论文通过对>救赎<这一主题表现形式的分类,概括出其流变过程的具体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麻醉式的自我救赎,性救赎,以及以流亡者为最终体现的自我和解。这三个救赎阶段不仅见证着田纳西•威廉斯在救赎思想上的成熟,也与一个分崩离析的时代相互辉映。在此基础上,本篇论文认为,>救赎<这一主题的第三个阶段——>流亡<,使>救赎<这一主题在田纳西•威廉斯的笔下别具一格。从《玻璃动物园》到《蜥蜴之夜》,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剧中人深陷来自道德伦理、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的桎梏。也是为此,田纳西•威廉斯一生沉浮在现实与思想危机的漩涡中,以谋求<救赎<的出路。伴随着剧中人所面临的的漫漫长夜,田纳西•威廉斯渴望为那些深陷困境的人书写出>救赎<。本篇论文一共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前言部分简要的介绍了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以及创作生涯。并围绕本篇论文选取的五部剧作进行了国内外研究综述的梳理和总结。在前言的最后,扼要的指出本篇论文的中心论点,研究方法以及学术意义。论文的第一章,从词源学角度出发,对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的救赎一词下定义,以明确研究的主旨与内容。论文的第二章,分别从五部剧作中总结归纳救赎的三中表现形式,并以黑格尔的异化理论以及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对这三个阶段的递进关系进行分析。论文的第三章,结合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对田纳西•威廉斯救赎主题的社会成因以及个人成因进行分析。论文第四章,总结与提炼出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对>救赎<这一主题的独到见解。论文的结论部分,重新回顾了>救赎<这一主题在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的流变过程,并再次点明中心论点。}, language = {zh} } @article{Zhang, author = {Zhang, Huilin}, title = {The >Daddy Alliance< - A New Trick in the Kindergarten [家园共育有新招 >爸爸联盟<显奇效].}, series = {Shandong Education [山东教育], No. 29 (2018), pp. 61-62.}, journal = {Shandong Education [山东教育], No. 29 (2018), pp. 61-62.}, abstract =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谈道:>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的路。<>父亲具有的勇敢、独立、果断的个性品质,在亲子活动中,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庭却存在着父亲角色严重缺失的现象。父亲们忙于工作,孩子的家庭教育、家园共育多数由母亲独自承担着,父亲参与孩子成长的机会很少,他们对孩子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更是知之甚少。为此,我们成立了>东关幼儿园爸爸共育联盟<。(以下简称为>爸爸联盟<)}, language = {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