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c{Gong, author = {Gong, Yingchun}, title = {Critique of Cultural Capital on the Grounds of Information Society [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 Doctoral dissertation, Marxist Philosoph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China 2011.}, abstract = {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布迪厄首次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随后在当代人文学科等众多领域中掀起层层波澜,如今,>文化资本<已是文化社会学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分析概念。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这种积累紧接着可能会引起物品和服务的不断流动,与此同时,形成本身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文化资本的浮出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体现了资本逻辑的深度扩张。对文化资本理论范畴的理解,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文化资本所持的一种态度。考察运用文化资本理论,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形成对文化资本研究的理论自觉。第一,通过对>文化<与>资本<及其内在关系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分析布迪厄关于文化资本的理论阐述,理清文化资本的最初理论形态;第二,挖掘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卢卡奇和葛兰西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文化资本理论的拓展;第三,着重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异化理论,包括霍克海姆和弗洛姆等人在文化资本理论中所做出的贡献;第四,集中讨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尤其是马克思文化观对当代文化资本批判提供的理论借鉴。从社会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文化资本是与社会的基本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的。这一时代性特征就是当代被文化界所普遍认同的>信息时代<以及以此为特征的>信息社会<。正是信息社会中的信息技术的支撑,才使文化资本获得广阔的抽象的普遍化和符号化的存在方式。以往学术界更加关注的是文化资本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关联,从商品经济的资本运行规律当中寻找文化资本的产生原因及其作用,而互联网的文化意义和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对社会交往、社会分层、经济活动和文化选择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变化使文化资本的性质、特征、产生、运行方式更具有现代意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运动和发展是在社会内部的矛盾中实现的。那么,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同样可以分析信息社会由文化资本所引发的多重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才促使了当代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主要包括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矛盾,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矛盾,文化资本与文化价值的矛盾,文化资本与全球化的矛盾。在信息社会当中,文化资本借助于信息符号得以发挥其资本效力。对信息的控制、传播同时意味着一种资本的运行模式。信息已经不是单独的文化符号,而是文化资本的符号了。谁占有更多的信息并能够把这些信息转化成资本运行的内在要素,谁就掌握了社会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信息社会的本质规定,因此,才有文化资本对信息社会的影响。文化资本所以能够成为信息社会的本质性规定,显然要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一步说,从生产力自身发展的情况给予说明。只有信息社会,才产生了文化资本作为一种决定性的生产力形式。信息社会决定了文化资本必然充当主导性的资本形态,它对于经济资本的增长以及社会资本的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然而,文化的资本化以及文化资本在信息社会的主导性地位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应。尤其在后现代的文化资本观念当中,遇到了挑战传统核心价值观念的后现代价值观的冲击,从而导致了文化资本社会的内部矛盾,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发展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文化资本作出一种理论上的文化批判,同时,建构一种符合本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资本形态及其运行模式。}, language = {zh} } @misc{OPUS4-28046, title = {Clinical and Theoretical Aspects of Perversion. The Illusory Bond. London (Karnac) 2011.}, editor = {Jim{\´e}nez, J. P. and Moguillansky, R.}, language = {en} } @book{IllescasNajera, author = {Illescas Naj{\´e}ra, Francisco}, title = {Reflexiones {\´e}ticas a partir de Erich Fromm. Una propuesta para el humanismo del siglo XXI, Saarbr{\"u}cken (Editorial Académica Española) 2011, 240 pp.}, language = {es} } @book{Jamison, author = {Jamison, K. R.}, title = {An Unquiet Mind. New York (Vintag) 2011.}, language = {en} } @article{Li, author = {Li, Huiqing}, title = {Love is an Ability, an Attitude - Read Aili Xi Fromm >The Art of Loving< [爱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读爱利希•弗洛姆《爱的艺术》]}, series = {Teacher's Journal [中国教师], No. 21 (2011), pp. 78-80.}, journal = {Teacher's Journal [中国教师], No. 21 (2011), pp. 78-80.}, abstract = {爱利希•弗洛姆(Fromm Erich,1900—1980)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缔造者之一,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著作,《爱的艺术》是其代表作之一。弗洛姆在此书中最重要的主张是只有把实践爱当做一种信仰,才能真正地懂得爱的艺术。当代青年对爱的态度并不十分严肃,很多教育者面对这样的现实心}, language = {zh} } @book{LemmaTargetFonagy, author = {Lemma, A. and Target, M. and Fonagy, P.}, title = {Brief Dynamic Interpersonal Therapy. A Clinician's Guid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language = {en} } @misc{Liu, author = {Liu, Ming}, title = {Studies of Fromm's Psychoanalysis and Ethics Thought [弗洛姆精神分析伦理思想研究], Master thesis, Ethics,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China 2012.}, abstract = {精神分析法产生于精神病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属心理学范畴。它的广泛运用为人类关注自身、研究自身的活动展开了崭新的一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弗洛姆的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入手,探讨其精神分析过程中的伦理思想问题。首先是弗洛姆的品格学说。他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得出结论:长期以来人们对品格的界定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本能主义倾向和行为主义倾向,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品格学说,认为在形式上品格可以分为个体品格和社会品格两种。而弗洛姆伦理思想方面的研究有一个假设的前提条件,即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植根于他的品格之中。其次,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C•荣格以及埃里希•弗洛姆都是精神分析领域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相互区别,尤其是他们各自有关无意识形态的理论,更是分别代表着精神分析思想不同阶段显著成果。因此研究并比较他们各自的无意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的精神世界。第三,弗洛姆在分析社会无意识思想的过程中发现社会也会得精神方面的疾病,并通过社会性格加以阐释。为实现我们的道德目的、精神健康和幸福,必须探求一种健康社会的生存模式,即建立健全社会的思想。弗洛姆是当代西方思想界叱咤风云的思想大家,以其深邃的理论洞见和犀利洒脱的文风而闻名于世。他提出的人道主义伦理学,有力地证明了他的主张:伦理学所探询的对象是美的品格或恶的品格,而不是单一的美德或罪恶。}, language = {zh} } @misc{Li, author = {Li, Bin}, title = {A Study of Alienation in >The Grass Is Singing< [《野草在歌唱》的异化主题], Master thesi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China 2011.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多丽丝•莱辛(1919-)是20世纪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于2007年以87岁高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野草在歌唱》是莱辛的第一部小说,完成于1950年。本文拟用埃里希•弗洛姆的异化相关理论来解析该小说中所体现的异化主题,阐述在殖民社会中人们为了逃避生存的无力感和孤独感所表现出来的异化。弗洛姆关注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认为人在社会中的无力感与生俱来,并随着个体的成长愈加强烈,而不健康的社会将加剧人的无能为力感,迫使人们为了生存放弃自我,屈从外界权力,导致自我异化;他引入弗洛伊德的人性冲动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提出社会条件对社会性格的决定性影响,强调在既定社会条件下人的能动性,在个体性格无法迎合社会条件和社会性格时,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异化心理机制。据此,本文首先分析殖民地南罗德西亚的社会条件的异化,它的白人优越性文化、殖民经济和男性家长制的家庭关系共同促成了该社会性格的剥削特质;进而分析个体在剥削特质的殖民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为了寻求心理安全,个体依附外界权力时所表现出的异化。白人集团对其优越性的执迷、查理•斯莱特等人对物质财富的疯狂追求和玛丽夫妇对婚姻家庭的迷茫无助分别表现了机械趋同、破坏欲和权威主义的心理机制,但是他们对自我的逃避并没有带来心灵的安全,反而加剧了自我异化和社会的异化。本文得出结论小说中异化的人性是异化社会下不可避免的悲剧,并指出人的全面异化最终也将导致社会的毁灭,警示只有满足人类精神和自身潜力发展的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language = {zh} } @misc{Liang, author = {Liang, Xijing}, title = {The Research of Violence in Cultural Vision [论文化视野中的暴力], Master thesis, Literary Theor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China 2011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在当代文化的审美视野中,暴力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于暴力现象的书写也一直是文坛中极具争议的话题,当前学界对于暴力的研究虽有一定的意义价值,但基本未对暴力的本质特征等极具研究意义的问题进行追问,因此,笔者以文化视野中的暴力为研究对象,对暴力的存在方式、本质特征等问题给予关注。本论文除引言、结语外共分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梳理了暴力文化的发展历程,笔者为求使其发展历程更清晰明了,所以采用了原生态暴力文化、衍生态暴力文化、新生态暴力文化三个概念对暴力文化的发展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寻求暴力文化存在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根源。在心理学根源部分,笔者引用弗洛伊德、杰姆逊、弗洛姆等心理学家的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暴力的源起之由,人类的暴力倾向根植于人类的某种本能,人的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地都会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暴力倾向。在社会学根源方面,从形体特征说和经济使然说两方面来阐释暴力的根源,暴力文化的存在,有其社会原因的影响。第三部分,小说是暴力表现的重要场域之一,因此,笔者观照了小说体系中暴力的书写,此部分分析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文本,梳理出暴力文学的发展谱系,总结暴力在小说叙述中所起的作用,这样就会对暴力的重新认识显示出新的、完全不同的特征,推进对传统的更新和文学的进步。结语,正视暴力的存在,指出它的存在有其积极的意义,它丰富了文学的视域,使文学所表现的领域更加广阔,有其本身的艺术价值。但是,提醒读者也要警惕暴力描写,它也有着潜在的负面效应}, language = {zh} } @article{WarminskiLeitheusser, author = {Warminski-Leitheußer, Gabriele}, title = {Mannheim erinnert sich. Die Reichspogromnacht - ein Schandfleck deutscher Geschichte}, series = {Carlsburg, G.-B. von, Dammer, K.-H., and Wehr, H. (Eds), >H{\"a}tte ich doch nicht weggeschaut!<. Zivilcourage fr{\"u}her und heute, Augsburg (Brigg P{\"a}dagogik Verlag) 2011, pp. 46-48.}, journal = {Carlsburg, G.-B. von, Dammer, K.-H., and Wehr, H. (Eds), >H{\"a}tte ich doch nicht weggeschaut!<. Zivilcourage fr{\"u}her und heute, Augsburg (Brigg P{\"a}dagogik Verlag) 2011, pp. 46-48.}, language = {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