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c{Yao, author = {Yao, Xuemei}, title =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Teachers' Survival Circumstance in Absolute Poverty-stricken Areas [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存境遇改善研究],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District, Chongqing, China 2019.}, abstract = {2018年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力图用三年时间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特别强调了>三区三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落实,达到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目的。尽管国家大力保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存,但深度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在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及职业需要等生存境遇方面仍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存境遇的问题,选取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的贫困且是多民族聚居的F县为调研点。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云南省怒江州乡村教师生存境遇直接关系该州乡村教育的稳步发展。本文对怒江州F县乡村教师进行观察与深度访谈,借鉴弗洛姆对人的生存境遇的理论探讨,根据弗洛姆对人的生存需要分类,从调研实际出发,归纳概括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职业需要三方面以分析乡村教师生存需要。具体内容包括工资福利、住房交通、婚姻与工作、身体健康、工作压力、职业成就感、社会地位等七维度。在访谈与观察中发现,乡村教师在生存需要上依然存在问题亟待解决,且生存矛盾逐渐凸显。首先,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物质条件还比较差;其次,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精神需要尚未满足;第三,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职业选择自由缺失。此外,生存需要不满足导致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生存矛盾问题凸显:工资待遇与当地公务员存在较大差距、福利津贴仍待进一步改善、身心健康尚未得到足够关注;在工作、社会地位、自我提升方面,当地的教师编制仍沿用旧时编制造成乡村教师工作负担重,且职称评聘尚未充分提升教师积极性,乡村教师社会地位较低等现象。以及工作时间长、工作负担重,教学压力大等问题依旧存在。另外,部分乡村教师存在职业成就感较低、自我意识比较弱、自我认同感不足等问题。弗洛姆认为要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及解决人的生存困境,需要从人在生物学上的弱点、人>历史的二歧<和人>生存的二歧<三方面分析,回归到社会、经济、文化三者对人生存境遇的影响进行阐释。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怒江州地理环境的观察,傈僳族作为主体民族的民族历史文化追溯,怒江州乡村教师自我意识的探究,分析影响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存境遇的因素:第一,作为深度贫困地区的怒江州,其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缓慢发展的经济环境影响乡村教师物质需要包括生存条件、工资福利等的满足;第二,多民族聚居地的民族文化环境影响乡村教师精神需要的获得;第三,长期处于封闭环境导致怒江州乡村教师自我意识弱,自我更新、自我提升等认识不够。以上诸多原因共同影响了乡村教师的生存境遇。基于以上对怒江州乡村教师生存境遇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改善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存境遇的措施:首先,加强政策倾斜。从政策、制度层面提供保障,保障乡村教师应有权益。其次,促进深度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建设乡村文化、吸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第三,给予经济支持。努力缩小乡村教师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差距,并适当增加乡村教师福利。此外,给予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爱的关注,积极促进乡村教师建立与他人、与外部环境联系,以提升乡村教师自我意识。最后,深度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在管理中应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language = {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