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c{Cen, author = {Cen, Yanmei}, title = {Fromm's Theory of Alienation of Human Nature and Its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弗洛姆人性异化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Master thesis, Foreign Marxism Research,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Guangzhou, China 2017.}, abstract = {埃利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是美籍德裔杰出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的典型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法兰克福学派中的骨干之一等。他一生致力于探索人在社会中的生存规律,人性异化理论即是他的核心理论。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沉浸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虽然生活物质丰裕却缺乏对生活意义的思考,甚至对自身的本质和重要性也缺乏准确的认知。为了给人们更好地思考人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促进人们对生活意义以及自身价值的反思,本文以弗洛姆人性异化理论为逻辑起点,展开探讨该理论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内容,重点探析该理论合理性和意义、理论困境及其对现实的启示。首先,探析弗洛姆人性异化理论产生的渊源。弗洛姆以人的生存状态作为理论研究的切入点,一方面是源于其独特的家庭环境和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到犹太教的救世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及马克思关于劳动异化的理论的启示。其次,爬梳弗洛姆庞杂的人性异化理论框架。弗洛姆认为人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具有自我意识的、现实中的社会存在物,人性就是人生存所固有的矛盾。异化自古就有、无处不在,覆盖了生产领域、消费领域、人际关系领域以及无意识领域等,要实现健全的人格和社会就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然后,评析弗洛姆人性异化理论的合理性和意义、理论困境。弗洛姆探索人性异化理论所采用的科学的方法论——理论联系实际和总体性原则——使其理论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异化现象。但同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弗洛姆本人对马克思思想的解读存在片面性。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纯粹的理论抗议,不仅认为马克思的异化论具有总体性,还将异化当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此外,弗洛姆因为否定够暴力革命、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忽视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使其救赎方案具有空想性。最后,挖掘弗洛姆人性异化理论的现实启示。一方面,弗洛姆的人性异化理论启示我们务必要坚守社会主义的性质,亦即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亦即加强社会信仰体系构建,防止人性异化;深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language = {zh} } @misc{Bai, author = {Bai, Xuesong}, title =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r. Biswas in >A House for Mr. Biswas< under Fromm's Character Theory [运用弗洛姆性格理论分析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主人翁的性格], Master thesi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China 2017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奈保尔是一个关注人类、尤其是后殖民背景下人类的著名作家,是2001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擅长写作移民文学。他出生在特立尼达,一个先被西班牙、后被英国殖民的国家。他的祖先是印度移民,他主要的学习和写作的生活在英格兰,他被这三种文化强烈影响。小说《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是奈保尔的杰出作品之一。先前关于奈保尔和他的小说《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向。起初,人们主要关心奈保尔的多元文化背景。研究者通过细节来说明移民者在后殖民社会失去了根,独立和自由,生活在较低的社会阶层,所以他们的命运是悲惨的。之后,人们进一步讨论奈保尔笔下的小说人物对失去根基、没有自由和尊重的反抗,研究小说中有哪些细节能表现移民者在殖民地为独立、自由做出的斗争,对根的追寻。在《为自己的人》一书中,弗洛姆提出了对性格比较系统的分析方法的性格取向的分类类型、例子和性格的功能。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运用弗洛姆的性格理论分析主人公毕司沃斯先生的性格,研究毕司沃斯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大事件对他心理变化的影响,从而促使他在人生不同阶段产生特定的性格取向,从而促使他在面临抉择时,做出符合其性格取向的选择。第一章是简要介绍作者奈保尔、奈保尔的主要写作内容和他的代表作《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并讨论了本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介绍了这篇文章的结构。第二章首先对前人关于本小说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弗洛姆和他的理论系统,接着探讨了弗洛姆的性格理论。第三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毕司沃斯先生不同人生阶段性格的形成。第一,毕司沃斯先生生存的社会历史环境怎样影响他性格养成。第二,毕司沃斯先生生存的社会经济环境怎样影响他性格养成。第三,在毕司沃斯先生生命的不同阶段他的个人经历怎样影响他的此昂个养成。第四章说明了毕司沃斯先生生命的不同阶段性格倾向类型和功能,分析了每次生命选择的内因,解释性格如何影响毕司沃斯先生争取平等、独立、尊重、自由等行为。第五章是结论部分。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结合个体的不同经历,会形成既定的性格倾向,这些性格倾向会影响人们在生活的每一个阶段的选择。它可以帮助调整和控制人的心理变化,向积极的取向发展,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培养积极的性格,从而选择更合适的方式应对社会生活的挑战。未知是恐惧的来源,一旦了解社会生活对人心理产生的影响、了解人的性格,我们便能消除困惑的恐惧,形成健全性格,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本文通过运用弗洛姆的性格理论研究毕司沃斯先生性格,发现毕司沃斯先生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导性格取向,影响他在不同阶段的选择。在早期阶段,他是受殖民地、移民的家庭背景影响,所以他的主要特点是非生产性的。他父亲死后,当他母亲带他去投靠他的姑姑之后,他的性格取向朝生产性转变,学校和宗教教育经历都对他的生产性性格产生积极影响。性格的研究有其重要性,是社会伦理学研究的真正主题,有助于创造一个健全的社会。}, language = {zh} } @misc{Bi, author = {Bi, Xueqing}, title = {A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高校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研究], Education,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ang, China 2017.}, abstract =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领下,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是,有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或者淡化的报道也屡见报端,同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饮水机投毒事件<、>5•8中南大学杀人事件<等等,诸多事件表明,个别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有的甚至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些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但其影响却很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传播精神文明、传承先进文化的阵地,承担着创新知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三大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任。本论文首先以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弗洛姆的责任心理学及蒂里希的责任伦理学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生成的相关理论依据,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概念作出准确界定和科学概括;通过对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的考察,找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历史沿革的规律性,分析阐述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意义;同时,以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进行了解,深入分析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从立德树人、教学改革、实践养成、文化建设以及过程评价等方面提出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language = {zh} } @misc{Fang, author = {Fang, Yanfang}, title = {The Analysis of Isabel's Pursuit of Freedom in >The Portrait of a La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rich Fromm's Theory [从弗洛姆自由观视角解读《一位女士的画像》女主人公自由之路], Master thesi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17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本文旨在用艾瑞克•弗洛姆的自由观来分析《一位女士的画像》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追求自由之路。正如弗洛姆所阐述,很多人对于自由的本质存在误解。经济独立与政治独立并不意味着真正自由,因为清除外界障碍所能带给我们的仅仅是消极自由。而自由的终极形式是积极自由,只有当我们作为完整主体自发自在地生活,并保持与世界的密切联系时,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本文第一章是对伊莎贝尔错误自由观的阐述。女主人公受过良好教育却不谙世事,起初她认为婚姻势必阻断她的独立之路,而亲密关系则不利于个体性的保存。本章将说明她在经验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做出了错误的选择。第二章分析了伊莎贝尔逃避自由的行为。由于追求消极自由,她自由生活的愿望落空,并陷入充满阴谋的无爱婚姻,而婚姻的不幸加剧了她的孤独,让她逐渐适应消极现实。第三章论述的是在遭受丈夫奥斯蒙德和友人梅尔夫人联合背叛之后,伊莎贝尔如何重塑自由观。挫折并未让她一蹶不振,而是教会她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正视自己的命运并满怀信心重建自由王国。她历经艰辛险阻后仍充满勇气的举动,证明她开始追求积极自由。这种自由超越了社会价值与传统观念,并给予人追寻从心而不逾矩、自发自在的生活的信心。伊莎贝尔的自由之路折射出个人在自我实现道路上的苦痛成长,但她追求自由和寻找自我的不折不挠精神仍然意义非凡。}, language = {zh} } @misc{Feng, author = {Feng, Zheng}, title = {An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Factors of the Pedagogy Theory of the Oppressed [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的形成因素分析], Master thesis, Comparative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China 2017.}, abstract = {保罗•雷古勒斯•内维斯•弗莱雷(Paulo Regulus Neves Freire),简称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是批判教育和大众教育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后人对他的赞誉不胜枚举,如>20世纪的卢梭<、>当代的约翰•杜威<、>日内瓦的救世主<等等。笔者在7年的教育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对保罗•弗莱雷的探究兴趣始终不减。进入比较教育学的领域后,笔者对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话语权地位的缺失深以为然。研究保罗•弗莱雷—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世界享有崇高声誉使笔者对该现状的一种反向反思。根据《被压迫者教育学》以及保罗•弗莱雷的一些其他著作,人们将他的理论称为解放教育学或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通过各种渠道,笔者发现对保罗•弗莱雷的研究多集中于对该理论内容的解读,但对该理论形成背景的详细论述相对较少。研究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的形成因素可以帮助笔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地位低的疑问。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及加工,笔者将众多因素归为三大类——家庭因素、社会及时代背景因素、理论源泉。第一章,分析保罗•弗莱雷成长的家庭背景,并要特别指出他的父亲给他带来的影响。该部分透过细节如保罗•弗莱雷父亲对他幼年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对他选择宗教时的态度的反应,说明父亲的做法对他日后>对话<和>扫盲教育<概念的提出的影响。同时,出于剔除母亲因素和避免自上而下的惯性思路,笔者将保罗•弗莱雷和卢梭(Rousseau)作了简要的对比,通过对比进一步说明幼年时期父亲教育对保罗•弗莱雷的影响。第二章,分析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形成的社会及时代背景。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该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巴西国内的社会背景和拉美地区的时代背景。对巴西国内社会背景的研究重点放在教育领域,通过分析严峻的教育背景引出保罗•弗莱雷的扫盲教育或成人教育,继而说明扫盲给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带来了什么。拉美地区的时代背景主要包括古巴革命的影响、民众主义的传播和美国进步联盟计划对拉美地区的改变,两大时代背景是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形成的重要因素,文化行动理论直接作用于该时代背景。第三章,分析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的理论来源,即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借鉴了哪些理论的精华。由于该理论涉及到的人物众多,出于创新性及水平的考虑,笔者将目光聚焦于以下三位:心理学家弗洛姆、社会学家马尔库塞以及哲学家黑格尔。本论文在研究>形成因素<时没有按照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思路,而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排列。三部分分别对应保罗•弗莱雷成长的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和60年代。}, language = {zh} } @misc{Zhang, author = {Zhang, Qianyun}, title = {Escapism in Kurt Vonnegut's >Slaughterhouse-five<[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中的逃避主义 ], Master thesi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China 2017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多产和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五号屠场》是冯内古特最著名的一部小说,被广泛地认为是一部典型的黑色幽默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后现代主义杰作。本文采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学说和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分析《五号屠场》中以主人公毕利为主的逃避方式以及逃避本质,从而阐释作者冯内古特的逃避主义观,即逃避不能改变人的困境,不能抹去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心灵创伤,更不可能阻止战争的发生。只有以积极的心态直面残酷的现实,才是当今人类最好的选择。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小说主人公毕利对>他者<的逃避。萨特认为,如果和他人的关系变得扭曲,则>他人<就是地狱。德兵、战友甚至是家人,对毕利来说都是>地狱<,在德兵和以欺负毕利为乐的战友面前,毕利一再忍让、逆来顺受,在妻子面前,沉默寡言、漠不关心,甚至不愿面对自己的母亲,因为她给了他生命,而他只想放弃自己的生命。毕利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与他人的关系,他的行为代表了战后世界人们的人性冷漠与人际关系的异化。第二章主要分析毕利对事实的逃避。在小说中,毕利幻想自己被外星人抓去,并深受外星人价值观的影响。外星人认为时间没有先后顺序,死亡、战争等令人产生负面情绪的事情,仅仅是无数生命时刻中的其中某个时刻,人们应该对此>漠然以对<,仅仅关注生命中的美好时刻。这种种想象其实是毕利不愿面对事实,为逃避内心痛苦的一种自我欺骗,是萨特存在主义理论中的>自欺<行为。第三章分析小说中不同人物的>逃避自由<现象及其原因所在。弗洛姆认为,>逃避自由<有三种方式:极权主义、攻击与破坏以及顺势与趋同。这三种方式在小说中毕利、韦锐以及拉杂罗等不同人物身上均有体现。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为了逃避孤独与无力的生存状态。第四章分析小说中作者的>介入<,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元小说的方式透露出自己创作此小说的意图,表达了其勇敢回首残酷的战争记忆、愿意为世人担起责任的决心。通过《五号屠场》中的讽刺,作者表明了自己对待战争以及战后荒谬世界的观点——为自己更要对整个社会和人类担起责任,直面现实。}, language = {zh} } @misc{Zhang, author = {Zhang, Shuai}, title = {Consumption Alienation: Dual Thinking of Theory and Reality [消费异化: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思考], Master thesis, Marxist Philosophy, China Youth Political Institute, Beijing, China 2017.}, abstract = {自古以来,消费就一直存在于社会市场的经济运营中,并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一方面来看,消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它却又给人们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例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行为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其中无节制地吃喝玩乐、攀比奢侈消费之风的蔓延都是典型表现。这种消费异化现象的出现不仅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且还不利于国家、世界的稳定发展。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及劳动异化入手,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对消费异化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进行分析,且在鲍德里亚、马尔库塞、弗洛姆和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等人所提出的消费异化理论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总结,并希望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讨论能够让人们走出消费异化误区,感受生活的本真,追求生命的本身。文章以概括、梳理了异化消费现状分析为核心,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往研究成果、消费异化含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等。第二部分则从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两个角度阐释了>消费异化<的理论渊源。第三部分则介绍了>消费异化<的现状和表现以及消费异化产生的内外根源,与此同时文章还着重从消费文化、消费主体、价值取向这三个方面对消费异化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批判。第四部分主要从坚持适度理性消费、弘扬绿色生态消费、提倡个人精神文明消费、重塑健康消费文化四个方面入手,对消费异化这一问题展开对策性分析,并提出笔者观点:消费异化的祛除需要我们社会中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而当我们全社会消费者广泛投入,携手共进,利用一切方法和途径去充盈我们的精神需要、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的时候,那么我们消除消费异化必将指日可待!}, language = {zh} } @misc{Zhang, author = {Zhang, Tengwen}, title =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in the Vision of Frankfurt School [法兰克福学派视域下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aster thesis, Foreign Marxist Research,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China 2017.}, abstract =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的时代特征。关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政治观点,主要反映在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对大众文化理论的批判中。法兰克福学派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派系,他们打破实证主义,以反实证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社会现状。法兰克福学派不仅继承了青年黑格尔学派的相关理论,而且受到叔本华和尼采非理性思想影响,还吸收了新康德主义和韦伯的文化批判理论。其中,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异化概念对法兰克福学派影响最为深刻,他们以此为根基,创立了一套特色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并由此进入到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中,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的眼中,批判是理论特色的标志,批判理论高于哲学,且与哲学思想形成对立。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批判否定一切现存的事物,同时,对一切事物真理追求复归到事物自身之中。20世纪的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批判视角开始转变,那时西方工人的运动处于低潮时期,法西斯的集权主义者在欧洲迅速崛起,在此种背景下,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的研究重心不在是无产阶级所具有的强大的革命信念,而转向了对工人阶级意识形态研究,由此进入对《手稿》工人阶级的同情和关注的视域中。他们试图唤起人们理性觉醒,来打破实证主义的思维模式。在《启蒙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指出从启蒙运动至今,人类的理性虽然获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与此同时,人类的理性坠入了实证主义思维模式中,在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中,人类理性的思考和反思,沦为了奴隶,成为了工具,这种理性不在是服务于民,而是成为人类谋取利益的手段,理性的背后是一种钱权交易、是一场话剧表演、是一种景观社会。理性失去了为人类自由而奋斗的意义,不在是忠诚服务者,却成为人类的统治者。对此,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在研究工业社会的高级文化、通俗文化等问题时,他们都围绕着对理性问题的研究。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化的批判,进而对整个意识形态的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中,我们可以来理解《手稿》对国民经济学家批判,马克思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家所遵循的经济理性原则,是否科学,是否现实,是否符合工人的利益。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对这种所谓的经济理性原则,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的背后,所掩饰的个人经济利益、个人的权利以及人与人等级划分等问题。法兰克福学派以敏锐的视角发掘到资本主义经济理性原则背后,人类对理性意义错误的理解。由此,对理性问题的研究成为法克福学派理论家们新的研究路径。为了对理性问题的研究,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对《手稿》的异化理论进行分析,探究人类理性到底是什么?人类如何才能保持理性?他们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吸收了《手稿》的异化理论,且不局限于《手稿》涉及到的劳动产品异化等问题的研究范围,而是把异化问题的视域拓展到工业文化以及其它人类现实生活领域中,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存在许多异化问题。马尔库塞对《手稿》异化劳动问题的研究,把劳动问题复归到现实,指出了人的劳动属性不属于自身的原因,失去的到底是什么?他们认为,劳动与人本质分离,根源是个性自由的丧失。此外,他们把马克思对人与劳动的关系研究,看成是理性自反性的折射,理性具有的自反性,可以对现实活动产生新的认识。马尔库塞、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和他们一样,也站在这样理性的视角,他们的理性基础都是重视人类的价值,强调个性自由和思维的能动性以及关心人的生命以和生存状况,由此他们共同走进了人道主义视域。马尔库塞和弗洛姆试图在人道主义视角中,唤起人们对人本质问题新认识,通过人道主义唤醒人们的良知,构建伦理道德价值观,来约束人们的活动。他们关注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人道主义批判。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对人个性自由的发展,进行考察、分析。通过现实生活中个性自由程度的考察,来判断当下人的理性是否真合理,是否真自由,是否真得到解放。施密特继承了马尔库塞和弗洛姆提出的新课题,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中,把人对现实生活问题的理解,归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施密特继承了《手稿》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践活动是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桥梁。但是,施密特并没有过于关注人的实践活动,认为对现实的关注不能只是实践活动,最重的是《手稿》中的感性思想,施密特把《手稿》中的感性思想与现实活动结合起来,认为感性的现实活动才是探求人类寻求真理的标准,施密特把情感问题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关注人的情感、感受。由此看出施密特也陷入的马尔库塞的人道主义视角中,他们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因此,施密特感性现实活动,最终也走进了人道主义视域。在法兰克福学派对感性问题的研究中,维尔默把感性、情感的研究纳入到对美学思想的研究。通过人对事物美的认识,来分析个人情感等问题。他追求情感产生的根源,挖掘美学思想中蕴含的感性思想。维尔默的美学思想与《手稿》美学思想不同,《手稿》指出>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认为人的美学思想来源于人的劳动过程,人在劳动中通过五官感受,产生了对美的认识,马克思强调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美学思想认识的差异性,每个人对美的认识都是不同的。维尔默强调美学思想的大众化认同,认为人对美学思想统一认识是人与人之间思想发生碰撞后,产生对审美的统一。由此建构起统一的审美标准。可见维尔默美学思想是一个否定之否、不断批判再批判的过程。维尔默追求理性的方式其实是一种批判再批判的方式,他试图把美学思想蕴含的感性思想与理性统一起来,希望在感性中寻求人类的自由。虽然他把美学思想规范成标注化、实证化、统一化认识,企图打破了理性研究中存在的实证主义的缺陷,但是,却陷入感性抽象的视域。}, language = {zh} } @misc{Zhao, author = {Zhao, Xinghua}, title = {A Study of Alienation in Ian McEwan's >Saturday< [对伊恩•麦克尤恩《星期六》异化主题思想的探究]}, abstract = {麦克尤恩被普遍认为是当今英国文学领域最优秀的小说家和剧作家之一。作为一个多产的作家,《星期六》只是他的杰作之一。自2005年发表以来备受评论界的关注和研究,研究的角度也各不相同。他们大都研究小说中的主人公心理、伦理道德、社会政治危机及创伤主题,同时也有从叙事技巧对其进行研究的,主要包括空间叙事、时间及自由叙事等。本论文作者发现异化也是《星期六》的一个重要主题,很值得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因此,本论文主要运用埃里希•弗洛姆的异化理论来探究麦克尤恩《星期六》所表现的这一主题,希望本研究对该经典作品的解读提供一个新视角,拓展对该小说和作家的研究。本论文将借助埃里希•弗洛姆的异化理论研究分析《星期六》这部小说,主要从社会异化、人与人关系异化、人的自我异化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释。通过以上详细分析,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星期六》这部小说充分表现了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异化这一深刻主题。它体现了麦克尤恩对和谐社会、友好人际关系、健康人性的企盼以及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 language = {zh} } @misc{Zhou, author = {Zhou, Jinsui}, title = {Loneliness in >The Sea, the Sea< [《大海啊,大海》中的孤独], Master thesi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2017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本文借助罗伯特•韦斯和本•米尤什科维奇关于孤独的理论,以及埃里希•弗罗姆对孤独这一普世情感的应对机制理论,探讨艾丽斯•默多克作品《大海啊,大海》中主人公查尔斯的孤独。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包括本书和作者的简介、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理论框架。第二章着眼于孤独的表现和原因,主要分为社会和情感两个层面。此章分析将分别从查尔斯的童年、老年以及孤独的群体三个角度进行。第三章研究查尔斯如何应对孤独,主要分析施虐与受虐倾向。此外二、三两章还将涉及艾丽斯•默多克本人对孤独的态度。第四章为全文总结。孤独既是一种普世情感,也是人类注定的生存状态。如果深陷于孤独,人会变得绝望。学会和孤独和谐相处将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尊重和关注他人是应对孤独并与孤独和谐共生的绝佳方式。}, language = {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