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Xue, author = {Xue, Min}, title = {E. Fromm Study [E•弗罗姆研究]}, series = {Philosophical Trends [ 哲学动态], No. 10 (1987), pp. 23-28.}, journal = {Philosophical Trends [ 哲学动态], No. 10 (1987), pp. 23-28.}, abstract = {[E•弗罗姆(Erich Fromm,1900—1980),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派别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他的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1941)、《精神分析和伦理学》(1954)、《健全的社会》(1955)、《爱的艺术》(1956)、《弗洛伊德的使命》(1959)、《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1961)、《自为的人》(1961)、《禅宗佛教与精神分析》(1961)、《在幻想锁链的彼岸》(1963)、《人心》(1964)、《遗忘的语言》(1965)、《希望的革命》}, language = {zh} } @article{Xue, author = {Xue, Min}, title = {E. Fromm (Continued) [E.弗罗姆研究(续)]}, series = {Philosophical Trends [哲学动态], No. 11 (1987), pp. 34-37.}, journal = {Philosophical Trends [哲学动态], No. 11 (1987), pp. 34-37.}, abstract = {四弗罗姆的>逃避自由<理论研究弗罗姆是在批判法西斯主义过程中提出他的>逃避自由<理论的。东西方不少学者对弗罗姆注重分析法西斯主义产生和流传的心理根源,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这不但在法西斯主义正猖狂的当年对人们有启发作用,而且就是在今天也值得人们深思。罗宾逊指出,尽管弗罗姆的《逃避自由》一书的出版,迟于赖希的《法西斯主义的大众心理学》,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在后者的影响下写成的,但>弗罗姆的研究水平远远超过了赖希<,弗罗姆对法西斯主义心理根源的分析使不少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国内甚至有人提出,应把弗罗姆的}, language = {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