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c{Wu, author = {Wu, Fengcheng}, title = {人的全面發展如何可能:佛洛姆教育理論研究 [How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 is Possible: A Study of Fromm's Theory of Educ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2005.}, abstract = {佛洛姆雖然沒有提出系統的教育理論,但其理論以人的全面發展、充分誕生為目標,以建立人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社會為理想,冀望人人覺悟異化的實相,努力克服非理性的熱情與性格,發展生產性格,以解決生存的矛盾,而能夠健全的生活,實具有教育理論的內涵。本文所嘗試為其建立的教育理論,奠基於其人性論、異化論與歷史唯物論,既重視人本身人性力量的發揮,也重視社會整體結構對人發展的影響,有別於先前對其教育理論探討者之忽視社會結構的分析。其人性論承繼馬克思的人性論,以自由而有意識的活動的社會存有為人的本質,同時又根據其心理分析實踐的反思,以內在於人生存處境的矛盾為人的本質。人要獲得自由,必須擴大對自己無意識的覺察,從無意識的壓抑中解放出來。在最深的無意識中,人可以覺察到普遍的人性,而體驗到與所有人類為一體。一般人無法意識到如此深的無意識,但如能意識到其性格結構、社會性格、社會無意識、社會的意識形態等,則能覺察到諸種壓抑其自由發展的內、外在障礙。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促使人發展非生產性的市場性格、接受性格等異化的性格,又發展出產業與人工頭腦時代的宗教,來強化這些性格。人由這些非生產性格發展出貪婪、自戀、亂倫固著、威權性格、破壞性等非理性熱情,又屈從於匿名權威,成為自動機器人,遂不得自由發展。人由生產性的工作、工作社群、產業民主、健全消費、全民參與式民主、集體藝術、人本主義的宗教與教育,可以發展生產性格結構,發展生產性的愛與理性的力量,以克服與自我、他人、自然異化的生存矛盾,而達到與世界合一的真我,真正得到自由的發展。生產性格者能夠帶動產生更多的生產性格者,一個社會若有許多生產性格者,就能逐漸轉變社會盛行的價值與觀念,進而逐漸轉變社會性格與社會的生產方式。佛洛姆以生產性的愛為基礎的認識論,和格物致知的修養功夫相似,必須格除私欲,克服自戀等非理性熱情,以無我的愛與世界關聯,心清淨無染,才能看清世界。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發展愛與理性的能力,及其他的人性潛能。故學為聖人,放下自我,從自我的牢籠中脫離出來,乃人得以自由發展的重要關鍵。以「存有」情態學習人類導師與人本宗教的教誨,知行合一的實踐博愛,能夠克服自戀,發展生產性格。能相當程度的發展生產性格,解決生存矛盾之後,才能健全的生活,發展各種人性潛能。生產性格的教育者與領導人「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將家庭、學校、公司等小團體,建立成以愛生性為導向的學習社會,可以促進所有成員生產性格的發展。這種學習社會可以漸次擴大,而將整個社會、國家建立成以愛生性為導向的團體。經由教育者的愛與人格典範、童蒙養正、教勞結合、內在自我實現動機的啟發、落實所教內容、對受教者的信心,可以幫助人發展生產性格,克服異化。教育學的理論與實踐,應更重視整體社會結構與歷史對人的影響,應更重視德育對人整體發展的影響,避免將自私、異化的人視為常態,而應以幫助人發展成生產性格者為目標去進行研究與實踐。}, language = {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