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c{Kiyoshi, author = {Kiyoshi, Mahito}, title = {(Erich Fromm and Mysticism, Japanese), Tokyo (Fujiwara Publishing), 2018, 460 pp.}, language = {ja} } @article{Boettcher, author = {B{\"o}ttcher, Hans-Ernst}, title = {1968 und die Justiz - >As far as I remember<. Oder: >Vom Arbeitskreis kritisches Rechtsstudium< zu MEDEL und zum >Forum Justizgeschichte<}, series = {Latenz - Journal f{\"u}r Philosophie und Gesellschaft, Vol. 3: Das Versprechen der Freiheit, M{\"o}ssingen (Talheimer Verlag) 2018, pp. 127-146.}, journal = {Latenz - Journal f{\"u}r Philosophie und Gesellschaft, Vol. 3: Das Versprechen der Freiheit, M{\"o}ssingen (Talheimer Verlag) 2018, pp. 127-146.}, language = {de} } @article{Stickelmann, author = {Stickelmann, Bernd}, title = {>Nachrichten an alle<. Gedichte}, series = {Latenz - Journal f{\"u}r Philosophie und Gesellschaft, Vol. 3: Das Versprechen der Freiheit, M{\"o}ssingen (Talheimer Verlag) 2018, pp. 179-188.}, journal = {Latenz - Journal f{\"u}r Philosophie und Gesellschaft, Vol. 3: Das Versprechen der Freiheit, M{\"o}ssingen (Talheimer Verlag) 2018, pp. 179-188.}, language = {de} } @article{Guo, author = {Guo, Aiqing}, title = {>The Sane Society< as an Inspiration for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健全的社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series =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报刊荟萃], No. 2 (2018), p. 3.}, journal =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报刊荟萃], No. 2 (2018), p. 3.}, abstract = {健全的社会》是弗洛姆从自身经历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的社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呈现异化现状,还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各个阶段特点及其社会性格,深刻的阐述的了异化问题。在书的最后他从经济、政治、文化这三方面展示了他对健全社会的构想。这本书对于我们正确看待资本主义的社会有重要作用,同时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language = {zh} } @article{Mo, author = {Mo, Jaoling}, title = {A Brief Discussion on Fromm's Alienation and Love [刍议弗洛姆的异化与爱]}, series =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First Issue) [科教文汇(上旬刊)], No. 6 (2018), pp. 176-177, 186.}, journal =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First Issue) [科教文汇(上旬刊)], No. 6 (2018), pp. 176-177, 186.}, abstract = {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以及社会批判家,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和阐述。在弗洛姆看来,要拯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解决人的异化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一种救赎的良方。}, language = {zh} } @misc{Sheng, author = {Sheng, Lei}, title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romm and Marx's View of Human Nature [弗洛姆与马克思人性观之比较研究], Master thesis, Marxist Philosophy,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18.}, abstract = {人性是包含人区别于动物的各种特性或属性的动态系统,在人性系统内部的各种特性或属性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是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统一。人性观即是对人性的总的观点和基本看法。人性观在弗洛姆和马克思的理论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弗洛姆的人性观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而马克思的人性观也是贯穿其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线索。本文拟对弗洛姆与马克思的人性观进行比较分析,弗洛姆对马克思理论的继承性使两者的人性观具有某些共同的基础,而弗洛姆对马克思理论的综合又使两者在人性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从>人性<这一核心问题入手,在对弗洛姆与马克思人性理论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本文较为全面地阐明了两者人性理论的相通性与差异性,同时也较为深刻地认识了弗洛姆人性观的理论价值与局限,以及马克思人性观的科学性。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弗洛姆人性观的理论基础,包括弗洛姆人性观产生的现实土壤和思想来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弗洛姆对马克思人性观的综合,明确本文进行比较的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了弗洛姆对马克思人性观的继承,包括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考察人性,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异化。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对弗洛姆与马克思人性观的分歧进行了具体分析,主要从人的本质规定、人的发展路径、人的异化根源以及人性解放路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研究发现:弗洛姆将人看作某种有待实现的固定潜能,人性发展史也就是人通过劳动实现自身潜能的历史,人的异化自人诞生起就存在,是由人的潜能要求得到实现,但人的现实处境却阻碍人的潜能实现的矛盾造成,也即人的本质与存在的矛盾造成。而人的潜能的实现就在于通过心理革命和社会改革创造一个符合人性的环境。与之不同,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指出人类的历史也即人在生产劳动基础上不断摆脱纯粹动物的需要,生成人的需要的过程。人的活动成为异己的存在从分工产生的私有制开始,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异己状态达到顶峰。因而人的解放就在于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共产主义运动。第四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对弗洛姆与马克思的人性观进行了评析。本文认为,弗洛姆的人性观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人内心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但仍具有一定的抽象色彩。而马克思的人性观是科学的人性观,这种科学性体现在对劳动在人性生成中的作用的科学把握、对现实人性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科学把握以及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在劳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的科学把握。只有正确地理解人性,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解决人的生存危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贯穿真正人的尺度。}, language = {zh} } @misc{Cheng, author = {Cheng, Hui}, title = {A Critical Study of Fromm's Political Modernity [弗洛姆政治现代性批判研究], Master thesis, Political Science,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China 2018.}, abstract = {政治现代性是现代政治的特质,也是现代政治发展的内在理据与推动力量。自启蒙运动以来,在理性主义的指引下,促进人的主体性与自主性、保障人的权利与自由、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成为政治的主要目标,政治也由此日益丰富了其现代性内涵。然而,现代政治的弊病也隐含其中,特别是民主的异化、官僚主义与极权主义等现象,引发了学者们的深入反思并逐渐形成了现代性批判的浪潮,法兰克福学派即为典型代表,尽管政治现代性批判往往隐没于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理论中。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弗洛姆对政治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既与其成长经历有关,又端赖于当时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也得益于他的求学与研究经历。与其他学者相较,>匿名权威<是弗洛姆批判理论中独特的学术概念,也是弗洛姆政治现代性批判的理论依据与主脉络。正是>匿名权威<的存在,才导致了现代政治中民主制度的异化、选举制度的异化、官僚主义与极权主义,弗洛姆对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与批判,并分析了走出>匿名权威<的路径,这些构成了弗洛姆政治现代性批判的基本内容。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资本主义批判的学术传统,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弗洛姆对政治现代性的批判独具特色、内涵丰富,对此加以研究,不但可以推动学术界对弗洛姆的研究、拓展现代性研究视域,也对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建设具有切实的警示、启发意义。}, language = {zh} } @article{Dillon, author = {Dillon, James J.}, title = {A letter to a new faculty member: How to stay sane in the academy}, series =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Vol. 46 (2018), No. 2, pp. 147-158. [Online ISSN 1547-3333] [doi.org/10.1037/hum0000085]}, journal =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Vol. 46 (2018), No. 2, pp. 147-158. [Online ISSN 1547-3333] [doi.org/10.1037/hum0000085]}, abstract =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text of an imagined oration from a senior faculty member to a newly hired faculty member on the topic of how to stay sane in the academy. It begins by characterizing the basic problem at the heart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not learning as much as they should and professors are not teaching them in a way that ensures they do. The problem is one of dysfunction and denial. The university is not able to effectively perform its main function and the involved stakeholders pretend everything is fine. Seen in the light of Fromm's (1955) criteria of mental health, many aspects of modern university life are quite >insane<. I discuss three specific things to avoid that will protect the faculty member's sanity: avoid the >unstated compact< between faculty and students, avoid the prospect of a promotion to the administration, and avoid the lure of popularity and politics. I then discuss three affirmative steps to enhance faculty mental health: consider first things, honor the call of truth in the world and your discipline, and regularly recall the deeper purpose of the university.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candid analysis of why the professoriate's public prestige has precipitously fallen over the past 40 years. (APA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8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language = {en} } @article{JiangJia, author = {Jiang, Wei and Jia, Xiaolin}, title = {A New Probe into the Imagery of Kafka's >Hunger Artists< 卡夫卡《饥饿艺术家》意象新探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series = {Language Construction [语文建设], No. 27 (2018), pp. 44-46.}, journal = {Language Construction [语文建设], No. 27 (2018), pp. 44-46.}, abstract = {笔者认为,解读>意象<是把握小说《饥饿艺术家》的最重要的途径。卡夫卡以图像进行创作>表现他梦幻般的内心生活<,>将现实转换成一种寓言,并循着神话追溯人类生存的痛苦<。这种痛苦的心理状态,同精神分析学派后期代表人物弗洛姆所阐释的>生存的两歧<}, language = {zh} } @misc{Liu, author = {Liu, Yunping}, title = {A Psychoanalytical Approach to >Loneliness< - Comparison of >The Tunnel< and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基于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孤独< - 隧道》与《心是孤独的猎手》的比较], Master thesi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18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不管是在心理学还是文学领域,学界对于>孤独<的研究经久不衰。由于人类与生具来的内在矛盾,>孤独<作为一种心理负能量,一直存在在人类精神中,但常常被控制在精神健康的平衡系统中,不被发觉。外在的因素如社会的动荡和历史的剧变会加剧>独孤<,使之成为一种精神危机。作为文学主题,作者在描写>孤独<时通常表现出双重重心:既批判并反思社会现实对人类精神的迫害,又用人文主义关怀和诗意的文学手法来表达>孤独<情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20世纪40年代处在动荡飘摇之中,两部以孤独为主题的作品问世:阿根廷作家萨瓦托的《隧道》和美国作家麦卡勒斯的《心是孤独的猎手》。笔者分析这两部作品发现,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对于孤独的感受有着相似的起因,相似的症状,和相似的徒劳的挣扎和悲惨的结局。这两部作品的可比性在于:首先,虽然二战前后的精神动乱和存在主义的心理危机是导致主人公感到孤独的共同原因,但文学作为特定社会与个人精神世界的结合,必定烙下那个特定历史社会的印记,也体现着作家的文学风格和审美倾向;其次,分析比较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孤独的原因,孤独的症状,和孤独的挣扎,能够从精神分析的层面更加全面地理解孤独和对抗孤独。在弗洛姆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下,本文将分三个步骤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孤独的原因,孤独的症状,和孤独的徒劳挣扎。通过这三点的对比,本文试图对孤独作为一种>心理危机<有更加系统的理解和应对;通过对孤独原因的分析,本文希望把握20世纪40年代全球发生的现实和心理剧变,以及阿根廷和美国各自暴露的社会问题;通过对比两部作品对>孤独<症状的文学表现,分析两位作者的文学风格和审美倾向。}, language = {zh} } @article{Zakai, author = {Zakai, Avihu}, title = {A Psychological Inquiry into Totalitarianism: Erich Fromm's >Escape from Freedom<}, series = {Society, Vol. 55, 2018, pp. 440-450.}, journal = {Society, Vol. 55, 2018, pp. 440-450.}, abstract = {Erich Fromm's >Escape from Freedom< (1941) charts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freedom and selfawareness in the West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modern times, when people sought refuge from insecurity and responsibility in totalitarian movements, such as Nazism and Fascism. In contrast to the thesis that >Escape from Freedom< is evidence of >The Americanization of a European Intellectual,< Fromm wrote it because freedom, or the lack of it, was an acute problem in Nazi Germany, not America. His language and concepts were formed and fused during the crucial ideological and intellectual struggles of a specific, wretched moment in German history, the rise and triumph of Nazism; hence, he waged a Kulturkampf against Nazi barbarism to save Western humanist civilization.}, language = {en} } @misc{Li, author = {Li, Zhiqing}, title = {A Research on Fromm's Thought of Freedom [弗洛姆自由思想述评], Master thesis,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China 2018.}, abstract = {弗洛姆生活在一个冲突不断、充满灾难的多事年代。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法西斯主义的得势等,构成了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的历史背景。弗洛姆在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潜意识理论<与>性格理论<进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及其异化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由思想。弗洛姆重点关注经济、社会制度等因素以外的人的非理性的感情力量,尤其是将人的内心世界这一核心要素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他将人们日益从原始纽带中脱颖而出从而获得力量感和独立性的过程称为>个体化<,认为这是人们自由的开端。在个体化进程自发进行的同时,一些个人或者社会的原因妨碍了自我的增长,这两个趋势间的巨大差异使人产生一种无法忍受的孤立与无能为力感,导致了心理逃避机制的产生。弗洛姆从神经症和健康两个概念出发,利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对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弗洛姆认为逃避自由一共有三种心理机制。第一种是权威主义。即放弃自我的独立,想要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以便获得自己所不具备的力量,或者换句话说,是寻找一个新的纽带来代替已经失去的纽带。第二种是破坏欲。弗洛姆认为破坏欲的强弱似乎与个人生命的成长受阻程度大小成比例。第三种是社会意义上的心理机制,它是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所采取的一种方式,即机械趋同。在这种心理机制下,人仿佛变成了一个没有自我的机器人,与周围数百万的机器人没有区别,这样他便再不会感到孤独,也不用再焦虑,类似于动物的保护色。为了克服孤独和无力感,他使自己变成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变得与周围的环境相像,变得不再是个体,从此失去了自我。这些心理机制不但没有使人摆脱孤独感,反而使人陷入更深的孤独和不幸中。对于为什么要逃避自由,弗洛姆的基本解释是:自由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越来越疏远和对立,使人成了孤独的个体,失去了安全感。弗洛姆相信人可以做到既自由又不孤独,既保持着独立的自我又与自然、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充分实现人的潜能,从而进入到积极自由的状态。弗洛姆认为,只有通过自发性的爱和劳动才能获得积极的自由。因为消极的自由使人感到孤立和无助,他与世界的关系很遥远,而且他认为自己很软弱并且微不足道,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而自发行为是一种可以克服孤独和恐惧的方法,这种自发行为能使人在保持完整自我的前提下与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连为一体。弗洛姆为西方马克主义对自由思想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使人们在实现自由这条道路上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研究方向,拓宽了对自由问题的理解,创新了问题分析的方法。但弗洛姆的分析更多的注重在个人的心理因素上,这不能不说是有失偏颇的。社会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才是使人逃避自由的第一位原因。正是社会的这些因素才形成了个人孤独的心理,才迫使人不得不逃避消极的自由。弗洛姆在向人们阐述如何建立理想社会的时候,主张用>爱的艺术<,这就使他的观点沦为一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弗洛姆通过对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分析,从追求自由到逃避自由,从逃避自由的原因到解决逃避自由的途径,其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是建立在抽象的人性论基础之上的,忽视了自由实现的现实的社会客观条件,自由的实现并不取决于人的意志,而是取决于现实的社会客观条件。}, language = {zh} } @misc{Sun, author = {Sun, Yue}, title = {A Study of Fromm's Theory of Social Character [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研究], Master thesis, Marxist Theory,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China 2018}, language = {zh} } @misc{Xiang, author = {Xiang, Yan}, title = {A Study of Lily Bart's Alienation in >The House of Mirth< [《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的异化研究], Master thesi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China 2018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伊迪斯•华顿(1862-1937)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女作家,其多数作品主要关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上流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内心挣扎与精神困境。她的首部成名作品《欢乐之家》围绕女主人公丽莉•巴特展开,讲述她欲入豪门未果,步步跌落至社会底层,最终不堪忍受精神折磨而自杀的故事。二十世纪西方著名理论家埃里希•弗洛姆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将异化概念引入到了心理学领域。他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各个方面的异化,重点阐释了人与自我的异化关系。弗洛姆认为异化无处不在,且人的内心随之出现严重的无力感和疏离感,进而可能导致人的精神危机。弗洛姆指出,人们可通过改良社会和培养爱的能力来消除异化。本论文以埃里希•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为基石,分析《欢乐之家》中女主人公丽莉的异化境遇,旨在从异化角度探索丽莉的悲剧成因,进而体悟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人文关怀。除引言和结论外,本论文共有三章。引言部分概述伊迪斯•华顿和她的小说《欢乐之家》,综述《欢乐之家》的相关研究文献并介绍埃里希•弗洛姆的异化理论。第一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丽莉的异化表征:她在浮华都市生活中的异化感,她与其他人的异化关系以及她与自我的异化关系,展现了丽莉在都市生活、社会交往以及个人内心三方面所经历的无力感、孤独感和疏离感。第二章从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导致丽莉异化的原因。认为导致主人公异化的社会原因在于当时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客体化,消费社会对人的抽象化和社会交往中隐形经济规律对人的操控;家庭原因在于主人公父爱的缺失、母亲的控制以及亲人的冷漠;个人原因在于主人公的市场取向性格与缺乏爱的能力。第三章从两个方面探析丽莉为消除异化所做的努力。丽莉感受到了异化带来的心里痛苦与精神折磨,希望通过积极培养爱的能力和努力建构自我身份来消除异化感,但却没能成功消除异化。结论部分指出:通过分析《欢乐之家》中丽莉的异化表现及原因,可以看出,丽莉感受到了异化带来的心里痛苦与精神折磨,希望通过培养爱的能力和建构自我身份来消除异化感。虽然丽莉最终精神彻底崩溃选择了自杀,未能走出异化的泥沼,但主人公为消除异化做出了巨大的挣扎与努力。它警醒人们异化给人带来的无力感、孤独感和疏离感,启示人们可通过培养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来克服异化,实现人的完整性.}, language = {zh} } @misc{Chen, author = {Chen, Juan}, title = {A Study of Teacher Love Image: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师爱样貌研究:问题与可能], Master thesis,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18.}, abstract = {教育是一项需要关爱的事业,师爱常常被视为教师从教的首要条件。但在现实教育场景中,教师辛苦付出的许多关爱行为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和回应,甚至遭遇反抗。只有对实践中的师爱样貌进行考察,分析当前师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可能性,才有望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关爱,并让学生在师爱的沃土中成长为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爱的人。本研究对S市A中学的10名教师和8名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并借助开放式问卷向30名学生收集了和主题相关的案例和资料,以此来考察实践中师爱样貌的复杂性,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可能。本研究认为师爱是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付出努力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情感。本文参照弗洛姆和诺丁斯等学者对关爱的定义和理解,以及其他相关文献中对师爱内涵的讨论,并结合本研究实证资料中所显露的问题,建构了本研究的研究框架:(1)师爱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2)尊重学生是师爱之过程的必然要求;(3)面向全体学生,教师需要公平地分配关爱资源。依据收集到的观察与访谈资料,本研究发现师爱实践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为了学生好<的师爱滑向了弗洛姆批判的>占有式关爱<,表现出占有倾向,造成了对学生发展潜能的阻碍;(2)教师将关爱理解为单方面严格管控学生,缺少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这使得教师的关爱行为常常演变为控制行为,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和独立,表现出霸道倾向;(3)面向学生群体,教师忽视师爱作为职业爱的公平性要求,呈现出偏狭的师爱样貌。为改进上述问题,应从专业伦理的立场理解师爱的内涵,做到:(1)重视学生当下的感受和真实的需求,以激发学生的发展动力与潜能,让师爱变得更具生产性;(2)在规范学生和适度尊重学生自由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让尊重成为师爱的根基;(3)克服人际偏见,认可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努力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被关爱.}, language = {zh} } @misc{Tong, author = {Tong, Chenchuan}, title = {A Study of the Theme of Salvation in Tennessee Williams' Plays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救赎主题研究], Master thesi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China 2018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剧作家之一,其剧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兴趣。然而,我国对田纳西•威廉斯剧作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仅有少量的专著问世。多数国内外批评家和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剧作中研究的主题。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篇论文致力于探索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救赎<这一主题。>救赎<这一主题不仅是对田纳西•威廉斯以同性身份为代表的精神危机的回应,也是对1950年至1960年间,麦卡锡主义至文化运动这一动荡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深度回应。本篇论文在探讨>救赎<这一主题时,选取了田纳西•威廉斯的五部剧作:《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琴神下凡》、以及《蜥蜴之夜》。这五部戏剧见证了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辉煌开端以及落寞退场。本篇论文通过对>救赎<这一主题表现形式的分类,概括出其流变过程的具体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麻醉式的自我救赎,性救赎,以及以流亡者为最终体现的自我和解。这三个救赎阶段不仅见证着田纳西•威廉斯在救赎思想上的成熟,也与一个分崩离析的时代相互辉映。在此基础上,本篇论文认为,>救赎<这一主题的第三个阶段——>流亡<,使>救赎<这一主题在田纳西•威廉斯的笔下别具一格。从《玻璃动物园》到《蜥蜴之夜》,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剧中人深陷来自道德伦理、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的桎梏。也是为此,田纳西•威廉斯一生沉浮在现实与思想危机的漩涡中,以谋求<救赎<的出路。伴随着剧中人所面临的的漫漫长夜,田纳西•威廉斯渴望为那些深陷困境的人书写出>救赎<。本篇论文一共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前言部分简要的介绍了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以及创作生涯。并围绕本篇论文选取的五部剧作进行了国内外研究综述的梳理和总结。在前言的最后,扼要的指出本篇论文的中心论点,研究方法以及学术意义。论文的第一章,从词源学角度出发,对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的救赎一词下定义,以明确研究的主旨与内容。论文的第二章,分别从五部剧作中总结归纳救赎的三中表现形式,并以黑格尔的异化理论以及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对这三个阶段的递进关系进行分析。论文的第三章,结合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对田纳西•威廉斯救赎主题的社会成因以及个人成因进行分析。论文第四章,总结与提炼出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对>救赎<这一主题的独到见解。论文的结论部分,重新回顾了>救赎<这一主题在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的流变过程,并再次点明中心论点。}, language = {zh} } @article{Meng, author = {Meng, Qingyuan}, title = {A Study on Erich Fromm's Theory of Structure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oductive and Non-productive Character Structure 论弗洛姆性格结构理论—以生产型性格与非生产型性格结构比较研究为示阈}, series =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No. 2 (2018), pp. 91-93.}, journal =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No. 2 (2018), pp. 91-93.}, abstract = {弗洛姆继承并发扬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其中对性格结构理论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性格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性格特征,而是指由一系列性格特征组成的性格结构,其中一些性格具有共同的倾向,性格可以区分为个人性格和社会性格,并将社会性格分为生产型性格和非生产型性格。他将接受取向、剥削取向、囤积取向、和市场取向这四种取向定义为非生产型性格。}, language = {zh} } @misc{Luo, author = {Luo, Fan}, title = {A Study on the Theme of Love in Toni Morrison's >God Help the Child< [托尼•莫里森小说《天佑孩童》中爱的主题研究], Master thesi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China 2018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于1993年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小说中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吸引了诸多评论家和读者的关注。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莫里森的研究硕果累累。然而基于>爱<这一视角的研究尚且不足,针对莫里森15年的新作《天佑孩童》中爱的主题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纵观莫里森的《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87)、《宠儿》(1997)等经典著作,黑人群体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父权制文化等重重压迫下伤痕累累,陷入各种精神的困境而无法自拔。在莫里森的现代小说《天佑孩童》中,消费文化这一新兴因素的入侵更是加剧了美国黑人的精神困惑及对其生存意义的质疑。美国德裔社会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人本主义哲学家埃里希•弗罗姆一直着力于研究人类与社会的冲突以及人类的精神困境。他认为特别是在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爱是一剂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良药。本论文基于弗洛姆爱的理论对莫里森的《天佑孩童》中爱这一主题所进行的多维度的探究。除去引言和结语部分,本论文由三章组成。引言部分包括托尼•莫里森及其作品《天佑孩童》的简介、文献综述、理论框架及研究意义。论文第一章首先对《天佑孩童》这一文本中人物之间扭曲的爱作出微观但全面的探究。论文第二章着重依据弗洛姆爱的理论深入探析在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尚未消融的大背景下以及在美国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小说中人物的各种扭曲的爱的原因所在。论文第三章主要探究主人公布莱德如何重建爱,弗洛姆将爱主要分为母爱,同胞之爱,异性之爱,自爱以及神爱。基于弗洛姆关于母爱、同胞之爱、及异性之爱的观点,笔者将深入分析布莱德自身如何尝试重建其异性之爱及其处理与母亲和朋友布鲁克林关系中不妥之处,并尝试为主人公构建爱的正确理念提供可行性建议。结语部分论文指出莫里森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探求更深邃的人生哲理,而其作品也常关注人物如何努力追寻更好的生活。莫里森的新作《天佑孩童》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当代美国黑人对于其生存的困惑及其如何试图追寻更好的生活。本论文通过分析文本中三种不同类型的扭曲的爱及其原因,试图追寻布莱德如何尝试改善其与男友布克之间的关系,此外笔者将结合弗洛姆爱的理论尝试探索主人公如何才能重建母女之情、朋友之情以及异性之爱等。因此本文不仅揭示了作家本人对当代美国黑人女性如何处理其情感困境并追寻更好的生活的深刻思考,而且为读者提供欣赏莫里森作品《天佑孩童》的另一视角。}, language = {zh} } @article{Cai, author = {Cai, Zhenchuan}, title = {A Textu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ane Society< >健全社会<的文本解读}, series =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科教文汇(上旬刊), No. 4 (2018), pp. 174-175.}, journal =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科教文汇(上旬刊), No. 4 (2018), pp. 174-175.}, abstract = {《健全社会》一书是弗洛姆的重要著作,对该书的阅读和分析,可以为我们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病态以及给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以启示。资本的魔棒在舞动世界的同时也舞动其自身,一切社会的病态都因之而起,一切的异化痛苦也都因之而来。唯有对资本有合理的调控,让其在服务于人的道路上才能化解这些矛盾。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对社会制度等有科学的设计。}, language = {zh} } @misc{Cui, author = {Cui, Jingjing}, title = {Absence of Love in James Joyce's >Dubliners< [论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爱的缺席], Master Thesi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China 2018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詹姆斯•乔伊斯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和奠基人之一,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世界文坛影响巨大。乔伊斯的作品风格并非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独特的现代主义特色,而是逐步从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转变而来。小说集《都柏林人》是他的所有作品中拥有最多读者的一部,也正是这部小说集使乔伊斯意识到自己有着作为小说家的无穷潜力。由于乔伊斯不愿为了迎合出版商和公众的品味而修改或删除作品中的任何一个字符,因此,他花了大约八年时间才使这本书得以出版。由此可见,《都柏林人》中的每一个字符对乔伊斯来说都意义非凡,同时对于解读这部作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都柏林人》是一部很容易阅读的作品,但是要真正理解这部作品却很困难。虽然至今为止这部小说集已出版100余年,但是文中仍有许多疑问吸引着乔学研究者和普通读者去研究和解答。文中描写的都柏林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是人们的共识,而埃里希•弗洛姆有关爱的理论指出爱是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因此,运用弗洛姆有关爱的理论去解读文中人物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命中爱的缺席导致无论是《都柏林人》中的儿童还是成年人都面临着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正是由于都柏林人丢失了爱这把解决自我存在问题的钥匙,他们的生活才变成了一幕幕悲剧。博爱源于同情心,是一切爱的基础,它是一种对于非血缘关系之人的爱,是共性而非个性。乔伊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描写了《都柏林人》描写了朋友之间、熟识的人之间、陌生人之间爱的缺席现象。亲属之间的爱已经缺席,而这一问题在无血缘关系的朋友,熟人和陌生人之间更为严峻。爱需要付出、关心、尊重、责任以及了解,但是这些都是他们不愿或者没有能力给予对方的。文中的都柏林人对自己的同胞缺乏最基本的同情心。父母之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护伞和助推器。母爱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父爱教会孩子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父母之爱的陪伴是培养孩子学会爱人能力的不可或缺因素。《都柏林人》描写了父母之爱缺席的三种不同家庭:未提及父母而孩子与其他亲属住一起的家庭、父母离异或者其中一人过世的破碎家庭、完整却无爱的家庭。由于父母的缺席,或者作为父母却未履行其责任和义务,又或者是对于父母之爱的误读,这些家庭中的孩子无法享受到父母之爱,从而也丧失了爱人的能力。两性之间的爱具有排他性,但是正是在这种爱之中,人们学会去爱其他人。文中所谈及的恋人或者夫妻之间没有爱情可言,还有一些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享受到爱情的美好。恋人之间没有爱,夫妻之间的爱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化直至消失,还有很多单身之人对爱情持有不恰当的观点,或者由于自身和外部环境无法享受到爱情的美好。爱的缺席对于当时的都柏林人和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所描写的那样,爱的缺席给当时的都柏林人造成了的极大的危机,这也正是他们陷入生存困境的重要原因。爱是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但是人们却在逐步丧失爱的能力。人们必须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去爱、培养爱的能力。}, language = {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