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Li, author = {Li, Jing}, title = {Conflict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ety in Post-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透过聚斯金德看后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个体与社群冲突 [ap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series =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No. 12 (2016), pp. 19-20.}, journal =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No. 12 (2016), pp. 19-20.}, abstract = {德国现代作家聚斯金德的作品中都有孤独的孤立于主流世界之外的小人物,通过他们揭示出后工业社会个体的>异化<现象。本文着眼于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冲突,结合弗洛姆等人的存在主义理论,来分析这种困境的产生来源与出路,并讨论了摆脱异化的心理机制。}, language = {zh} } @misc{Li, author = {Li, Jing}, title = {Study on Psychological Alienation Theory of Fromm [弗洛姆心理异化理论研究], Master thesis, Marxist Philosoph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China 2015.}, abstract = {埃里希·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久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弗洛姆以其>心理异化<理论对现代人的>异化<状况进行了精辟透彻而又独具特色的精神分析学阐释,因而在哲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能够从整体上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弗洛姆的>心理异化<理论,本文首先对弗洛姆的>心理异化<理论的理论基础进行必要的勘察和廓清,继而分析弗洛姆在对>异化<的独特理解以及心理异化产生的机制阐明>心理异化<与>逃避自由<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而论述了弗洛姆克服异化的理论探索,>心理异化<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尝试挖掘弗洛姆的>心理异化<理论的当代价值。本文通过史论结合的方法阐明弗洛姆的>心理异化<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采取横向和纵向对比的方法,对弗洛姆的>心理异化<理论与其他思想家对>异化<问题的看法和论断进行对照,勘察弗洛姆的>心理异化<理论的思想基础,凸显弗洛姆对现代人的>异化<现象进行批判的精神分析学特色,使弗洛姆从心理层面考察人的>异化<现象的重要理论维度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阐发。弗洛姆的>心理异化<理论并不是在一部著作中完整呈现出来的,而是散布于他的众多具有不同侧重点的著作之中。本文在对弗洛姆主要著作进行认真研读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和廓清>心理异化<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并对弗洛姆的>心理异化<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系统地、逻辑性地梳理,使其>心理异化<理论结构的原貌得以完整显现:弗洛姆的>心理异化<理论以对现代人的>异化<状况即>逃避自由<的批判为理论切入点;以对人的社会性格结构类型的深入分析为理论核心;以社会性格结构类型与人的生存方式的选择的重要关联为理论内容;以形成具有创造性或生产性的社会性格结构类型和确立起重生存的生存方式的>健全的人<及其所组成的>健全的社会<为理论旨归。虽然弗洛姆的>心理异化<理论过于侧重于心理分析而对产生异化现象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原因缺少足够的重视,但弗洛姆从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的角度为现代人提供了克服>异化<的心理学之路。不仅如此,弗洛姆的>心理异化<理论的具体内容及其所开拓的理论视野对解决当代人的>异化<问题依然具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language = {zh} } @article{Li, author = {Li, Jing}, title = {The Value Choice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View of a Better Life under the Changing Times - The Value Dimension of Fromm's Philosophy of Life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时代变局下美好生活观的价值选择及超越——弗洛姆生活哲学的价值向度及其当代启示]}, series = {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国外理论动态], No. 2 (2022), pp. 157-164.}, journal = {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国外理论动态], No. 2 (2022), pp. 157-164.}, abstract = {面对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及核战争危机等教训,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人们有没有可能及如何实现美好生活?这是主导弗洛姆学术思想的重要主题。弗洛姆回归人本主义,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以人本主义伦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美好生活理论,并主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以实现美好生活。显然,弗洛姆的人本主义已经超越了伦理学人本主义的范畴,具有政治哲学意蕴。从政治哲学视阈剖析弗洛姆的美好生活观,厘清其背后蕴含的价值选择,有助于探寻当前时代变局下美好生活的本质要义和实践路径。}, language = {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