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c{Gong, author = {Gong, Yajuan}, title = {On the Theme of Loneliness in Conrad's >Victory< [论康拉德《胜利》中的孤独主题], Master thesi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China 2018 [app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to art].}, abstract = {其前期作品主要分为航海小说、丛林小说、社会政治小说,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关注。后期代表作之一《胜利》在文学评论界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在中国。已有研究主要从怀疑主义、殖民主义、生态批评等角度进行了探讨。本文尝试研究小说的孤独主题。>孤独<一般指个人的某种主观心理感受。著名学者埃里希•弗洛姆则将其上升到一种形而上的哲学高度,他认为孤独是全人类与生俱来且共有的客观事实,外界环境的变化会使这种孤独状态活跃开来,从而滋生出社会性质的孤独感。弗洛姆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求,病态的资本主义社会无法满足这些需求,静态的孤独状态转化为动态的孤独感受,陷入强烈孤独感的人类往往会寻求不同的心理机制逃避孤独。借助弗洛姆的孤独理论,本文尝试从人类的五项基本需求,逃避孤独的三种机制,积极自由的内涵来挖掘主人公孤独困境的根源,摆脱孤独的方法和克服孤独后的精神升华。主人公海斯特和莉娜是对当时社会不满和失望的典型代表人物,反映了不同性别不同阶级的英国人民的孤独困境及逃离孤独的途径。首先,本文论述了主人公的孤独表现。一方面分析了海斯特病态隐居下的孤僻性格,孤单心理和孤独状态。另一方面论证了莉娜在残酷现实中的麻木顺从以及身份认同感、存在感、归属感的丧失。其次,本文研究了主人公摆脱孤独的尝试。海斯特通过帮助莫里森和拯救莉娜,与其创建互相依赖,互相屈从的施虐——受虐的共生关系以逃避孤独。莉娜通过欺骗里卡多和保护海斯特,在创造性的自发活动中追寻积极自由以摆脱孤独。最后,本文探索了主人公克服孤独后的升华。一方面论证了海斯特在熊熊大火中生活态度和信仰的重生。另一方面论证了莉娜在自我牺牲中独立人格、身份地位的实现以及道德、情感、理智的升华。通过分析海斯特和莉娜不断与孤独做抗争的过程,本文揭示了一战前英国社会和英国人民所处的孤独困境,探究出正确摆脱孤独的方法是寻求积极自由,坚持爱和信任。作者一方面通过小说表达了对人类信仰缺失,感情无处依靠,心灵没有归宿等精神危机的担忧,呼吁人类采取正确的方法走出孤独并超越孤独。另一方面又通过海斯特的自我觉醒和莉娜的自我实现表达了对人类摆脱孤独从而赢得精神上的胜利持有希望。}, language = {zh} }